10月13日,卢朝鹏重催装置开工喷油工作法等首批34项一线员工创造的工作法被兰州石化公司正式命名,激发了广大基层员工创新创效的更大热情。炼油厂员工卢朝鹏创造的重催装置开工喷油工作法实施后,减少了装置开工过程中的火炬排放,省出18余万元的效益。
兰州石化认真落实国家创新发展战略,鼓励广大员工结合岗位创新创效。基层一线员工围绕安全环保、生产经营、基础管理等重点工作,创造了一批实用可学、实践性强、经济价值高的工作方法,有效解决了诸多制约装置安全运行的难题。
年300万吨重催装置以前在喷油过程中难免出现火炬燃放问题。全国劳动模范卢朝鹏提出了重催装置开工喷油工作法实施后,催化装置开工过程中消除了火炬燃烧,避免了污染大气,每小时减排干气10吨、液态烃20吨,产生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乙烯生产中,裂解炉出口温度很难控制,影响了装置的长周期运行。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高级技师孙青先在裂解炉的操作过程中,总结摸索出了裂解炉出口温度优化“三步控制法”。实施后,裂解炉出口温度控制较好,裂解炉双烯收率提高了1个百分点,同时有效延长了裂解炉的运行周期。
此外,合成橡胶厂尚鸿昊改进干燥器润滑脂加入方式工作法、设备维修公司机修五车间机电仪班胶带过滤机检修优化工作法、动力厂杨军燃烧器点火联调工作法等都有效解决了生产经营中的实际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