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13683230569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杂志订阅
首 页
供应专栏
|
求购专栏
|
行业动态
|
在线报价
|
产品设备
|
价格行情
|
会议展览
|
综合信息
|
招标项目
|
市场分析
|
国际动态
|
钢铁行业
|
专利
|
会员
水泥行业
|
玻璃行业
|
有色行业
|
陶瓷行业
|
石化行业
|
电力行业
|
窑炉行业
|
期刊杂志
|
统计资料
|
技术信息
|
行业标准
|
政策法规
|
招聘
|
求职
热门关键词
:
碳化硅
窑车轴承
铝矾土
硅砖
白刚玉
棕刚玉
石墨
莫来石
浇注料
冷等静压机
镁砂
石英砂
当前位置 >>
耐火材料商情网
>>
政策法规
>> 青阳县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04-2010)
青阳县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04-2010)
日期:2009-02-10
第一章
总则
第一节
编制规划目的和依据
为落实安徽省和池州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要求,加强青阳县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和保护的调控与监督管理,促进矿业持续、健康发展,更好地满足我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对矿产资源的需求,根据省国土资源厅的统一部署,编制《安徽省青阳县矿产资源总体规划》(
2004
-
2010
年)(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编制的主要依据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安徽省矿产资源管理办法》、《安徽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池州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
2001
—
2010
)》、《青阳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等。
第二节
编制规划的指导思想
贯彻中央关于人口、资源、环境的基本国策,从省情、市情、县情和矿情的实际出发,以市场为导向,综合效益为核心,优先开发方解石、冶金用白云岩、水泥用灰岩,实现规模开采和深度加工,建立创汇基地;加强金、锑、铅锌、铜钼、钨矿产勘查;优化和调整砖瓦用粘土、建筑石料、煤、硫铁矿等矿业结构,合理设置矿业权,坚持“十分珍惜,合理开发,充分利用,有效保护”的基本原则,实事求是,统筹兼顾,调整布局,大力发展矿业,使非金属采矿业和深度加工成为我县支柱产业,促进我县矿业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效益、资源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协调统一。
第三节
规划适用范围及期限
《规划》以
2003
年为基期,规划期
2004
-
2010
年。本《规划》适用于青阳县行政区域范围。
第二章
规划背景
第一节
区域经济发展状况
1
、经济地理
青阳县位于北纬
30?19
′至
30?50
′
,
东经
117?40
′至
118?07
′。地处长江中下游平原与皖南山区的过渡地带,北靠长江,南连“两山一湖”,具有优越的区位优势。佛教名山、旅游胜地九华山位于县内西南。县内水陆交通发达,
318
国道横穿东西,
103
省道纵贯南北,拟建合-铜-黄高速公路和铜-九铁路通过本县。
2003
年,县域面积
1180.6
平方公里,人口
26.47
万,下辖
10
镇
5
乡
158
个行政村。
县内地貌有山区、丘陵和河谷平原,俗称“七山一水二分田”。本县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年平均气温
16.1
℃,年降水量
1600mm
左右,年无霜期约
230
天。境内河流发育,青通河、九华河、陵阳河、三溪河等属长江水系。我县农业、矿业和旅游资源丰富,旅游景区众多,九华山、神仙洞等都是国家级或省级著名景点。
“十五”期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
9%
,
2005
年底国内生产总值达到
16.2
亿元,人均
GDP
达到
7050
元;财政收入年均增长
10.2%
,
2005
年末财政收入
1.2
亿元;外贸出口总额年均增长
24.6%
,
2005
年末出口额达到
600
万美元,五年利用外资累计达
500
万美元;全县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
7
‰以内,
2005
年底人口控制在
29
万以内;城镇职工、农民人均收入增长幅度保持在
7%
以上。
2003
年全县
GDP
为
11.8227
亿元,比上年增长
8.1%
;人均
GDP
为
4466
元,比上年增长
11.73%
;三次产业比例为
26.66
:
38.95
:
34.39
,全社会工业企业总产值
88333
万元,比上年增长
14.6%
。
2
、矿业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矿业经济为青阳县支柱性产业之一,
2003
年度,采矿业总产值
14922.91
万元,相关矿产品加工业总产值
15555.7
万元,总计
30478.61
万元,矿业总产值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
34.50%
,采矿业占矿业总产值的
48.96%
。
第二节
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现状分析
一、矿产资源基本情况
全县
2003
年矿区(矿产地)
172
处,发现矿种
26
种,其中金属矿产
8
种,非金属矿产
16
种,能源矿产
1
种,水气矿产
1
种。
1
、矿产资源概况
(
1
)能源矿产
煤矿产地
1
处,为小型煤矿床,查明资源储量
104.5
万吨。地热具有良好勘查前景。
(
2
)非金属矿产
方解石、白云石、石灰石(简称三石)是青阳县优势矿产,资源丰富。
有查明资源储量的方解石矿区
23
处,其中大型矿床
4
处,中型矿床
2
处,小型矿床
11
处,小矿
6
处,累计查明资源储量
26832.57
万吨,潜在资源量
1398.35
万吨。
冶金用白云岩矿区
41
处,其中大型矿床
2
处,中型矿床
1
处,小型矿床
3
处,小矿
3
处,零星资源
32
处,累计查明资源储量
21547.04
万吨,潜在资源量
1269.16
万吨。建筑石料用白云岩矿产地
5
处,其中小矿
2
处,零星资源
3
处,累计查明资源储量
204.94
万立方米。
石灰石矿产包括水泥用灰岩、制灰用灰岩、熔剂灰岩及建筑石料用灰岩,其中水泥用灰岩矿产地
10
处,其中大型矿床
1
处,中型矿床
1
处,小型矿床
2
处,小矿
4
处,零星资源
2
处,累计查明资源储量
14939.33
万吨,潜在资源量
689.14
万吨;制灰用灰岩矿产地
3
处,均为小矿,累计查明资源储量
87.85
万吨,潜在资源量
28.19
万吨;建筑石料用灰岩矿产地
7
处,小矿
2
处,零星资源
5
处,累计查明资源储量
221.7
万立方米。熔剂用灰岩零星资源
1
处,查明资源储量
14.86
万吨。
花岗岩矿产储量丰富,是饰面和建筑石材的重要资源,饰面花岗岩中型矿床
1
处,查明资源储量
306.54
万立方米。建筑石料用花岗岩矿产地
3
处,其中小矿
1
处,零星资源
2
处,查明资源储量
148.5
万立方米。麦饭石矿产
1
处,潜在资源量
500
万吨。
硫铁矿矿产地
1
处,为中型矿床,查明资源储量
432.7
万吨。
普通萤石矿产地
5
处,其中中型矿床
1
处,小矿
4
处,累计查明资源储量
54.99
万吨,潜在资源量
2.75
万吨。玻璃用脉石英矿产地
3
处,其中中型矿床
1
处,小矿
2
处,累计查明资源储量
329.43
万吨。饰面用大理岩大型矿床
1
处,共生零星资源
1
处,累计查明资源储量
1786.53
万立方米。
砖瓦用粘土矿产地
48
处,均为零星资源,累计查明资源储量
93.78
万吨。
(
3
)金属矿产
岩金矿区
3
处,其中小型矿床、小矿和零星资源各
1
处,伴生小型矿床
1
处,累计查明金属储量
2381
千克,潜在
149
千克。
铜矿产地
6
处,均为零星资源,伴生铜矿
1
处,累计查明金属储量
9007.12
吨。
县内有小型钼矿床
1
处,查明金属储量
5312
吨。
铅锌矿产地
2
处,伴生矿
1
处,共生金属有银、铜、钼等,累计查明铅锌金属储量
49025.57
吨。伴生银矿产地
1
处,金属储量
25
吨。
钨小型矿床
2
处,累计查明
WO3
资源量
7423
吨,潜在资源量
9000
吨。锑矿区
2
处,小型和零星资源各
1
处,锑金属储量
1581.2
吨。
(
4
)水气矿产
矿泉水产地
1
处,规模中型,开采资源量
200
立方米
/
日。全县地下水天然资源量
17322.69
万立方米,地下水开采资源量
7955.69
万立方米,其中岩溶裂隙水
4542.59
万立方米,土壤孔隙水
3091.01
万立方米,基岩裂隙水
322.09
万立方米。
2
、矿产资源基本特点
(
1
)基本特点表现为非金属矿产资源丰富,金属矿产资源规模相对较小,能源矿产相对缺乏。
(
2
)全县矿区
172
处,其中大型矿床
8
处,中型矿床
10
处,小型矿床
22
处。总体表现为小矿多,大矿少。
(
3
)青阳县“三石”优势矿产,合计矿产地
90
处,占已发现矿产地总数的
52.33%
,其中大型矿床
7
处,中型矿床
4
处,小型矿床
16
处,小矿
20
处,零星资源
43
处。
(
4
)其它非金属矿产有硫铁矿、玻璃用脉石英、普通萤石、饰面用花岗岩、饰面用大理岩等,其中饰面用花岗岩、饰面用大理岩资源丰富,具有良好开发前景。
(
5
)能源矿产仅有南型煤,规模小,煤质差,含硫、灰份高。
二、地质矿产调查评价与勘查程度
1
、调查评价程度
1:20
万区域地质调查、航空磁测、水系沉积物金属量测量等覆盖全县。
80
-
90
年代,县内开展了
1:5
万青阳幅、陵阳幅、木镇幅、乔木湾幅、包村幅区域地质调查,
1:20
万地面重力测量、高精度航空测量、
TM
多波段卫片和
1:1.8
万-
1:5.6
万彩红外摄影等。
90
年代后,
1:1
万-
1:5
万化探和Ⅱ级异常查证在部分地区陆续展开,其中
1:5
万青阳杨美桥-泾县北贡里地区的水系沉积物测量,圈定了一系列综合异常区,相继发现了尹家榨金矿、金峰金矿等矿(床)点。近年来大调查项目中,开展了《安徽东至-青阳-泾县地区金银多金属矿评价》和新一轮
1:5
万水系沉积物测量(石台-九华山地区),发现了一批有价值的新矿点。找矿评价工作
90
年代以前以铜铁、多金属矿产为主,近期在加强金属矿产找矿评价的基础上,对非金属矿产予以重视,取得了丰富成果。先后提交了《五昌庙铅锌矿床评价报告》、《铜矿里钼矿床评价报告》、《高家榜白钨矿床评价报告》、《棉花形白水泥熔剂石灰岩矿床评价报告》、《青阳县来龙山矿区方解石矿床评价报告》、《南阳东山方解石矿床评价报告》、《五溪白云岩矿床评价报告》、《管冲玻璃用脉石英矿床评价报告》、《六泉口矿泉水评价报告》等。
开展了多项涵盖青阳县的地质科研与找矿评价研究,取得了丰富的地质科研成果,获国家级特等奖
1
项,省部级二等奖
1
项,三等奖
2
项。主要成果有:《长江中下游铜铁成矿带》、《安徽省东至~贵池~青阳一带下古生界硅化蚀变带型金矿成矿条件和找矿方向研究》、《安徽贵池地区成矿地质条件及铜金等矿床成矿预测》、《安徽省奥陶纪岩相古地理及含矿性研究》、《安徽省贵池东部成矿地质条件及铜金银多金属矿产资源预测研究》、《安徽沿江地区铜金多金属矿床地质》、《安徽省江南过渡带银多金属找矿研究》等。
2
、勘查程度
依据勘探、详查、普查、简测、预查五级分类,县内矿产地勘探
5
处,详查
8
处,普查
93
处,简测
63
处,预查
3
处。
(
1
)非金属矿产
方解石矿区
23
处,详查
3
处,普查
20
处;冶金白云岩矿区
41
处,勘探
1
处,详查
1
处,普查
39
处;水泥用灰岩矿区
10
处,详查
3
处,普查
7
处。制灰用灰岩矿区
2
处,勘查程度为普查;熔剂用灰岩矿区
1
处,勘查程度为普查。
普通萤石矿区
5
处,勘查程度均为普查;玻璃用脉石英矿区
3
处,详查
1
处,普查
2
处;硫铁矿矿区
1
处,勘查程度为勘探。
砖瓦用粘土勘查程度低,均为简测。其它非金属矿产如饰面大理岩、饰面花岗岩为普查;建筑石料用白云岩、建筑石料用灰岩、建筑石料用花岗岩,均为简测程度:麦饭石、石膏为预查程度。
(
2
)金属矿产
达到勘探程度的有五昌庙铅锌矿、铜矿里钼矿、童埠金矿等
3
处;属于普查阶段的矿区(矿产地)
12
处;钨矿预查
1
处。
(
3
)其它矿产
县内其它矿产还有能源矿产和水气矿产。县内能源矿产煤矿产地
1
处,水气矿产
1
处,属于普查阶段;地热资源尚处于评价阶段。
三、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情况
截至
2003
年底,已开采矿种
22
种,开采矿山
181
家,其中生产中矿山
119
家,占开采矿山总数的
65.75%
;停产矿山
41
家,占开采矿山总数的
22.65%
;筹建矿山
19
家,占开采矿山总数的
10.5%
;关闭矿山
2
家,占开采矿山总数的
1.1%
;全县方解石、冶金用白云岩、水泥用灰岩矿山计
85
家,占已开采矿山总数的
46.96%
,产值为
11889.42
万元,占采矿业总产值的
79.25%
。全县年产矿石量
204.01
万吨;采矿业总产值
14922.91
万元,从业人数
3337
人。
1
、方解石
生产矿山
17
家,停产矿山
1
家,筹建矿山
12
家。年产矿石量
70
万吨,产值
7935.4
万元,利润
283
万元,从业人数
1207
人。
2
、白云岩
县内以冶金用白云岩开采为主,次为建筑石料用白云岩。冶金用白云岩生产矿山
40
家,停产矿山
6
家,筹建矿山
1
家,年产矿石量
70
万吨,产值
3050
万元,利润
154
万元,从业人数
686
人。建筑石料用白云岩生产矿山
5
家,年产矿石量
1.50
万立方米,产值
64
万元,利润
2.5
万元,从业人数
22
人。
3
、石灰岩
县内石灰岩矿产包括水泥用灰岩、熔剂灰岩、制灰用灰岩、建筑石料用灰岩,开采矿山
19
家。水泥用灰岩生产矿山
7
家,停产
1
家,年产矿石量
12.22
万吨,产值
904.02
万元,利润
21
万元,从业人数
170
人;制灰用灰岩生产矿山
3
家,年产矿石量
0.70
万吨,产值
20
万元,从业人数
9
人;建筑石料用灰岩生产矿山
7
家,矿石年产量
1.92
万立方米,产值
92
万元,从业人数
7
人。熔剂用灰岩矿山停产
1
家。
4
、金属矿产
全县开采的金属矿山计
16
家,其中岩金生产矿山
3
家,停产矿山
1
家,年产矿石量
4.48
万吨,产值
176.56
万元,利润
22
万元,从业人数
200
人;锑生产矿山
1
家,停产矿山
1
家,年产矿石量
100
吨,产值
60
万元,利润
2
万元,从业人数
20
人。铜停产矿山
2
家,筹建矿山
5
家;钼筹建矿山
1
家;铅锌关闭矿山
2
家。
5
、其它非金属矿产资源
其它非金属矿产资源有硫铁矿、普通萤石、玻璃用脉石英、饰面大理岩、砖瓦用粘土、花岗岩等。
硫铁矿生产矿山
1
家,年产矿石量
15
万吨,产值
1650
万元,利润
20
万元,从业人数
120
人。普通萤石生产矿山
1
家,停产矿山
4
家,年产矿石量
0.30
万吨,产值
34.0
万元,利润
5
万元,从业人数
30
人。玻璃用脉石英停产矿山
1
家,从业人数
16
人。饰面大理岩生产矿山
1
家,停产矿山
1
家,年产矿石量
1.28
万立方米,产值
221.1
万元,利润
6
万元,从业人数
64
人。
全县砖瓦用粘土生产矿山
28
家,停产矿山
20
家,年产矿石量
15.1
万吨,产值
482.83
万元,利润
59.1
万元,从业人数
578
人。县内花岗岩矿产包括饰面用花岗岩、建筑石料用花岗岩等,其中饰面用花岗岩停产矿山
1
家,建筑石料用花岗岩生产矿山
2
家,停产矿山
1
家,矿石年产量
0.56
万立方米,产值
24
万元,从业人数
8
人。
6
、能源矿产
县内能源矿产仅有煤生产矿山
1
家,年产矿石量
1
万吨,产值
140
万元,利润
8.0
万元,从业人数
130
人。
7
、矿泉水
矿泉水生产地
1
家,
2003
年年产量
0.38
万立方米,产值
65
万元,利润
10
万元,从业人数
65
人。
四、矿山生态环境现状
矿山生态环境现状主要表现为:非金属矿山占用山林、土(耕)地面积大,地表土剥离,水土流失;金属矿山及硫铁矿矿山的“三废”不合理排放;矿山布局不合理,乱采乱挖也是造成矿山生态环境和地质环境问题的因素之一。
2003
年度,
181
家矿山占用土地面积
5.1312
平方千米,破坏土地面积达
0.6559
平方千米。
1
、非金属矿山生态环境
县内开采利用的非金属矿山共有
167
家,矿山累计占地面积达
4.6644
平方千米,占全县矿山占地总面积的
90.9%
。矿山多为小型规模的露天采场和平硐,矿石和废渣露天堆放。破坏土地面积
0.6144
平方千米,占全县矿山破坏土地面积的
93.68%
。矿山在开发利用过程中,基本上无环保措施,水土流失严重,污染水资源面广,所破坏的土(耕)地面积未能有效恢复治理。
(
1
)矿山地表土剥离对生态环境破坏及环境污染
县内“三石”及砖瓦用粘土矿山数量多,规模小,露天开采,矿山地表土剥离引发水土流失、塌陷、山体滑坡,造成了矿山生态环境破坏和环境污染。现有方解石矿山
30
家,占地面积
2.5609
平方千米,破坏土地面积
0.2167
平方千米;冶金用白云岩矿山
47
家,占地面积
0.5549
平方千米,破坏土地面积
0.1253
平方千米;建筑石料矿山
15
家,占地面积
0.2333
平方千米,破坏土地面积
0.0245
平方千米;砖瓦用粘土矿山
48
家,占地面积
0.2791
平方千米,破坏土地面积
0.1252
平方千米。由于矿山破坏的土地面积得不到修复,造成部分土地荒废、闲置,使宝贵的土地资源浪费;矿山开采引起的地形、地貌变化,诱发了一系列次生生态环境问题。青阳五溪白云石矿区、南阳方解石矿区对地表植被及生态环境破坏较为严重。
(
2
)“三废”污染
县内“三废”主要污染源见有小水泥厂、小砖瓦窑厂、小石灰石厂、磷肥厂及硫铁矿厂。工矿企业废水直接排放,流入河流,造成水体和农田污染,据监测资料,水中有害成分已超过国家地表水标准。大量露天堆放矿山废渣,不仅占用了土地,而且经过雨水冲刷,大量有害物质流入农田和河流,其中硫铁矿和硫酸选厂矿石废渣尤其严重。废气主要包括烟尘、二氧化硫和悬浮微粒,根据环境监测大气中二氧化硫平均浓度达
0.03mg/m3
,总悬浮微粒浓度
0.417mg/m3
,自然降尘量平均为
8.91
吨
/km2
。
(
3
)矿山布局不合理对生态环境和地质环境影响
县内“三石”矿山主要集中分布于南阳、五溪等地,矿山分布过密,布局不合理,无序开采,导致两地矿产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资源浪费严重,矿山的生态环境和地质环境得不到有效的保护,这种状况已引起青阳县政府对矿山生态环境、地质环境、矿产资源保护的重视,加大了对矿山的管理和执法力度,进行小矿山的联合、兼并、重组。
2
、金属矿山生态环境
县内开采利用的金属矿山
16
家,多为小型规模矿山。引起矿山环境变化及破坏矿山地质环境的主要因素有:矿山“三废”不合理排放,矿山产生的废水直接流入水系或渗透土壤中,导致矿山周围水资源生态环境的污染。
生产的金属矿山
4
家,筹建矿山
6
家,停产矿山
4
家,闭坑矿山
2
家,以小型金矿、锑矿开采为主。青阳县童埠金矿区是青阳县主要的金属矿山企业集中区,有洪山金矿、向阳金矿及非金属硫铁矿等矿山,其中童埠金矿、硫铁矿为井采,洪山、向阳为露采。井采由于开采时间较长,巷道支护木材腐烂,局部发生坑道塌陷。后期开采近地表铁帽型金矿,与原坑道交叉,发生塌陷、涌水、突水等事故,地表出现小面积塌陷。洪山、向阳金矿系露天开采,剥离地表土面积约
0.0399
平方公里,局部水土流失,废水直接流入水系。这些固体废弃物的堆放和有害物质的超标、废水排放无环保处置措施,污染了矿山周围水环境资源。另外,五昌庙铅锌矿山虽然已经闭坑,但未进行生态环境治理,地质环境破坏较严重。
3
、煤矿生态环境现状
青阳县开采的煤矿属小煤窑,煤层薄、顶低岩石脆弱,易塌方、冒顶。煤质差,含灰成分高,易对环境造成污染。煤炭开采过程中产生的“三废”对矿山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如废石大量堆放,占用土(耕)地,形成地表污染。
五、矿产资源管理状况
青阳县矿产资源管理机构基本调整到位,实现了矿产资源规划、管理、保护和合理利用的职能转换,加强了矿产资源的勘查、开发、保护和合理利用的宏观调控和依法管理,采矿权管理、储量登记管理、矿山年检及年报管理逐步走向制度化、规范化,矿业秩序初步实现好转,矿业权人合法权益得到保障。
2003
年全县采矿许可证注册率达
100%
,矿山简测率达
98%
。
六、地质矿产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1
、全县优势矿产资源“三石”的开发利用规模小、效益低,资源利用率低,属原料型、粗放型矿业,矿产品的深加工尚处于起步阶段,未能充分利用优势矿产资源潜力,形成有特色的规模矿业经济。
2
、全县优势矿产资源“三石”的开发利用缺乏规划,布局不合理,存在大矿小开,一矿多家开采的局面。
3
、砖瓦用粘土开采矿山数量多,规模小,布局不合理,存在与农田争地现象,普遍破坏农田后未复垦,乱采滥挖、甚至无证开采的现象仍然在局部地区存在。
4
、矿山开采技术落后,开采方法简单,破坏性开采和资源浪费现象较为严重。矿山开发利用过程中产生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和地质灾害比较突出。“三废”治理力度不够。矿山开发和矿山修复治理、土地复垦没能统筹规划。矿山企业主地质环境保护意识淡薄,资金投入少,防治措施不力。
5
、基础性矿产普查投资日趋萎缩,地勘经费投入不足,各类矿山地质工作程度较低,可采后备资源短缺,尤其是国家急缺金属矿产后备矿产地较少及控制资源量紧缺,与本县优越的成矿地质条件不协调。
第三节
矿产资源供需和保证程度分析
一、矿产资源需求分析
矿业经济是青阳县四大支柱性产业之一,“三石”矿产开发是矿业经济的主体,规划期间造纸行业添加剂、钢铁行业辅料、超细粉改性应用、纳米技术应用等对矿产品的需求量进一步扩大,长江三角洲化工基地对矿产品需求量越来越大,都将促进青阳县非金属矿业快速发展。随着全县矿产品加工工业的发展和外贸矿产品快速增加,对能源、冶金、建材、化工等产品的需求量将持续上升,要求不断扩大的矿产资源消耗的有效供给。据测算,
2010
年末青阳县方解石需求量将达到
120
万吨,冶金用白云岩需求量达到
200
万吨,水泥用灰岩需求量达到
24
万吨,其它矿产的消费量总体将呈现增长趋势。
“三石”是青阳县的优势资源,加大“三石”的开发利用,变优势资源为优势矿业经济是规划期间青阳县的一项重要工作。
县内方解石矿产品部分供应长江下游的大中型造纸企业,部分出口日本。
2003
年青阳外贸局出口方解石
30
万吨。目前巢东、九华钙业有限公司年产
11
万吨活性氧化钙和年产
3
万吨纳米级碳酸钙项目、安徽国风
100
万吨新型非金属材料项目已经开工建设,它们的建成投产,对我国碳酸钙工业的发展将起推动作用。加强方解石的开发利用,提高全县方解石矿产品的加工深度,以大型骨干企业为龙头,不断提高高科技产品产量,形成青阳县矿业增长点。
国内宝钢、马钢等钢铁企业均看重池州市冶金用白云岩资源,联合控股皖宝矿业公司,规模开采开发青阳县高质量白云岩资源。
2003
年青阳外贸局出口日本白云岩矿石
40
万吨。
随着城镇化建设的发展、高速公路、铁路建设,水泥用灰岩的需求量不断增大,加强水泥用灰岩勘查、开发和利用,提高水泥用灰岩产量,为全县水泥工业的发展提供资源保证。
积极发展青阳县饰面石材,扶持有潜力的矿山企业,形成规模生产,开发系列优质矿产品;促进全县贵金属、有色金属矿山的开发利用和加工业的发展,增大勘查投入,提高金属矿产资源保证程度。
二、矿产资源保证程度分析
1
、方解石矿产
方解石是我省近几年新开发的矿种,青阳县是主要产区之一。
2003
年县内保有矿石量
26451.36
万吨,潜在资源量
1398.35
万吨,位居全省第一,矿石白度高、质地优良,是碳酸钙工业的重要原料。
2003
年产矿石量
70
万吨,资源保证程度高,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2
、白云岩矿产
全县白云岩矿产资源丰富,保有资源储量
20733.19
万吨,潜在资源量
1269.88
万吨,
2003
年年产矿石量
70
万吨,资源保证程度较高,具有较大发展空间。建筑石料用白云岩累计保有资源储量
155.1
万立方米,年产矿石量
1.22
万立方米。
3
、石灰岩矿产
全县石灰岩矿产比较丰富,主要包括水泥用灰岩、制灰用灰岩、熔剂灰岩,保有资源量分别为
14814.4
万吨、
81.01
万吨、
13.5
万吨,潜在资源量分别为
689.14
万吨、
28.19
万吨、
7.63
万吨。
2003
年全县水泥用灰岩和制灰用灰岩年产矿石量分别为
12.22
万吨、
0.70
万吨。全县水泥用灰岩、化工用灰岩潜在资源储量较大,资源保证程度较高。建筑石料用灰岩保有资源量
202.84
万立方米,
2003
年年产
1.92
万立方米。
4
、金属矿产
青阳县金属矿产主要包括金、银、铜、铅、锌、锑、钼、白钨矿等,开发利用矿山较少。
2003
年岩金保有金属储量
986.75
千克,潜在资源量
149
千克,年产矿石量
4.48
万吨。铜保有金属储量
8959.12
吨,筹建矿山
5
家。铅锌累计保有金属量
7248.68
吨。锑保有金属储量
934.94
吨,年产矿石量
100
吨。钼保有金属储量
5312
吨,筹建矿山
1
家。白钨矿保有
WO3
资源量
7423
吨,潜在资源量
9000
吨。
5
、能源矿产
全县消费的能源矿产包括煤炭和石油,主要依赖外购。
青阳县煤矿产相对贫乏,保有矿石量
96.5
万吨。
2003
年年产原煤
1
万吨,近年来随着全县制造工业的不断发展,用煤量不断上升,县内生产的小窑煤主要供应民用,工业用煤大部分需县外购进。
6
、粘土矿产
青阳县粘土资源相对不足,砖瓦用粘土保有资源储量仅有
23.3
万吨,年产矿石量
8.88
万立方米,供县内需要,资源保证程度不高。
7
、其它非金属矿产
硫铁矿:保有资源储量
252.8
万吨,
2003
年年产矿石量
15
万吨,尚有较大发展空间,能够满足需要。
普通萤石:保有资源量
34.58
万吨,潜在资源量
2.75
万吨。年产矿石量
0.3
万吨。现有资源能够满足规划期开采需要。
玻璃用脉石英:保有资源量
325.43
万吨,开采规模小,尚有较大发展空间。
饰面石材:饰面花岗岩保有资源储量为
305.5
万立方米;饰面大理岩保有资源储量
1705.78
万立方米,年产大理石板材
1.28
万立方米。全县石材资源丰富,保有资源储量大,具有较大发展空间。
8
、水气资源
县内
90
年代已经开发利用矿泉水,现有矿泉水产地
1
家,开采资源量
200
立方米
/
日。
三、矿产品可供性
青阳县方解石资源丰富,其矿产品除部分满足国内需求外,大部出口国外。从目前市场分析供需旺盛,在增加矿产品产量的同时,应提高加工深度,开发系列矿产品,增加矿产品附加值。白云岩矿产品供给大于需求,应限产保值,提高资源利用率。青阳县水泥用灰岩潜在资源储量较大,应加强勘查评价,加大开发和水泥厂建设。随着城乡建设的发展,各类建筑石材的需求量增大,全县资源丰富的花岗岩石材和大理岩石材可供性较高。
青阳县金属矿产的勘查和开发利用水平较低,贵金属、有色金属的需求量日益增大,因此,在加强矿产资源勘查评价的同时,应重点开发利用金、铜、钼、白钨矿等。
青阳县能源矿产资源紧缺,主要依赖外购。
第三章
规划目标
第一节
发展思路
青阳县矿产资源总体规划以《安徽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和《池州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为指导,体现省矿产资源规划中五个逐步战略转移和急、优、大、新、洁、特的基本原则,结合我县地质成矿条件、地质勘查程度、矿山开发利用现状和矿产资源供需形势,依市场需求为导向,为满足和服务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为目的,使我县矿业经济得以健康持续发展。
商业性矿产勘查是矿产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发展方向,建立探矿权采矿权市场,发展矿业资本市场,逐步形成以商业性地质矿产勘查为主体的市场机制。商业性矿产勘查的基本思路是加强、调节、理顺、改善和鼓励。
第二节
规划目标
总体要求:优化主体矿业经济,加强“三石”开发,加大国家和我县急缺矿产资源的勘查评价。建立和完善矿产资源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实现公益性地质调查评价和商业性矿产勘查的良性互动,合理布局,有效保护,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加强规划宏观调控作用,强化矿产资源对我县经济建设的保障作用。
一、总体目标
加强方解石、冶金白云岩、水泥用灰岩勘查与合理开发,提高深加工比例,开发系列矿产品;加强化工用灰岩勘查,扩大资源储量;加强金属矿产勘查;加强饰面石材、玻璃用脉石英开发;优化砖瓦用粘土和建筑石料矿业结构。积极引导商业性矿产勘查,提高矿产资源的可供性和保证程度。建立和健全探矿权采矿权市场,完善矿业管理体系。
加强矿山生态环境的恢复和治理,重点矿山治理率达到
60%
,全县矿山土地复垦率达到
40%
;基本建立比较完善的矿山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系;开展地质灾害环境调查,建立地质灾害预报、预警系统。
二、分类目标
1
、地质矿产调查评价
(
1
)公益性地质调查
根据国土资源部大调查项目和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结合我县特点,青阳县公益性地质矿产调查评价项目安排
6
个。
(
2
)商业性矿产勘查
鼓励企业开展商业性矿产资源勘查,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调节作用,促进矿产勘查的市场化进程,改善矿业投资环境,促进商业性矿产勘查工作有序、健康、持续发展。提交方解石、水泥用灰岩、化工用灰岩大中型矿产地
3
~
4
处。
2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目标
(
1
)矿产品总量及矿业产值
根据现有资源状况,为最大限度地适应我县经济增长的需求,规划期间矿产品总量年均增长达到
8
~
10%
,采矿业总产值年均增长
10
~
12%
。
2010
年开采总量达
349.65
~
409.25
万吨,采矿业总产值达
29081
~
32990
万元。
(
2
)矿业结构调整
合理布局,优化矿业结构,加快“三石”和砖瓦用粘土矿山规模调整,改变大矿小采,扩大规模经济,增强效益经济,鼓励本地企业重组,吸引境外、外资企业投入;积极推进技术结构调整,重点发展方解石深加工,逐步开发方解石系列矿产品;压缩小矿山
30%
左右,关闭矿山
50
家左右。
3
、矿山生态环境保护目标
贯彻中央关于资源环境保护的各项方针政策,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方针,建立和健全矿山生态环境管理体制。
强化青阳县五溪白云岩、南阳方解石生态环境治理,矿山环境污染及生态环境恶化的状况得到明显改善。
2010
年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率达到
40%
,治理面积
0.2634
平方公里;控制“三废”排放量。
第四章
地质调查评价和矿产勘查
第一节
总体要求
依据我县成矿地质条件,矿产资源特点和国民经济发展需求,为优势矿产方解石、冶金用白云岩开发提供资源储量保证,加强水泥用灰岩、化工用灰岩勘查,积极引导和鼓励有找矿前景的金、银、铜、钼、锑、钨等矿产勘查,提高全县地质工作程度和矿产资源勘查程度。
第二节
地质矿产调查评价
1
、公益性地质调查评价
(
1
)安徽省江南过渡带铜多金属找矿潜力评价;
(
2
)安徽省水泥用灰岩非金属矿产资源区块划分及勘查;
(
3
)青阳青石铺地区铜、钼多金属矿调查评价;
(
4
)青阳县百丈崖-沙园钨钼矿普查;
(
5
)九华山风景区地热资源调查评价项目;
(
6
)青阳县地质灾害调查评价。
2
、商业性矿产勘查
本规划依据县情、矿情和市场条件,积极引导和鼓励商业性矿产勘查。鼓励开展商业性矿产地质勘查的矿种主要有:方解石、冶金白云岩、水泥用灰岩、化工用灰岩、金、铜、钼、铅锌、银、锑、钨、玻璃用脉石英、饰面花岗岩等。提交方解石、水泥用灰岩、化工用灰岩大中型矿产地
3
~
4
处。
第三节
矿产勘查规划分区
本规划依据县内成矿远景区划、矿产勘查程度、经济发展需求现状以及国家、省有关矿产资源规划共划分各类勘查区
9
个,其中鼓励勘查区
2
个,限制勘查区
4
个,禁止勘查区
3
个。
一、矿产勘查规划分区
1
、鼓励勘查区
①盛公山-丁桥金、水泥用灰岩鼓励勘查区;
②酉华-新河-杨田铜多金属、方解石、白云岩、石灰岩鼓励勘查区。
2
、限制勘查区
①独龙山煤矿限制勘查区;
②五溪白云岩限制勘查区;
③安山建筑石料限制勘查区;
④南阳方解石限制勘查区。
此外,县域内砖瓦用粘土限制勘查。
3
、禁止勘查区
①九华山国家森林公园固体矿产禁止勘查区(地质遗迹保护区);
②陵阳所村太平山房禁止勘查区(省文物保护单位);
③神仙洞禁止勘查区(省级风景名胜区)。
禁止在电力设施保护区及铁路、省级以上公路规定范围内的各类矿产勘查。
二、重点勘查矿种和地区
1
、能源矿产
主要勘查矿种煤和地热,煤勘查地区为丁桥镇店门口、洛平、狮山、独龙、柯冲等地;地热勘查地区为九华山风景区。
2
、金属矿产
金属矿产勘查的矿种有金、银、铜、钼、铅、锌等,优先勘查地区为酉华乡、杨田镇、新河镇等地;加强已有矿山的深部找矿勘查。
3
、非金属矿产
我县规划期间重点勘查的非金属矿种主要为方解石、冶金用白云岩、水泥用灰岩、化工用灰岩、玻璃用脉石英及饰面花岗岩等,重点勘查地区为南阳乡、陵阳镇、五溪镇、乔木乡、杨田镇、酉华乡等地。
第五章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
第一节
总体要求
依据本县矿产资源状况,本着有利促进矿业经济持续、有效、健康发展的原则,鼓励开采资源丰富,有市场前景的矿产,主要是方解石、冶金用白云岩、水泥用灰岩、化工用灰岩等矿产;限制开采布局不合理、资源利用浪费、对环境破坏严重的矿山;禁止开采各类保护区内的矿产。
第二节
开采规划分区
根据我县矿产资源状况、开发利用现状以及省、市级规划要求和矿业市场预测等综合因素,规划各类开采区
10
个,其中鼓励开采区
2
个,限制开采区
5
个,禁止开采区
3
个。
一、鼓励开采区
1
、寺门口金、多金属鼓励开采区;
2
、酉华-新河-杨田铜、铅锌、方解石、化工用灰岩、冶金用白云岩鼓励开采区。
二、限制开采区
1
、全县砖瓦用粘土限制开采区;
2
、独龙山煤矿限制开采区;
3
、五溪白云岩限制开采区;
4
、安山建筑石料限制开采区。
5
、南阳方解石限制开采区。
三、禁止开采区
1
、九华山国家森林公园固体矿产禁止开采区
(
地质遗迹保护区
)
;
2
、陵阳所村禁止开采区
(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
;
3
、南阳神仙洞禁止开采区
(
省级旅游风景区
)
。
禁止在划定的自然保护区、重要风景旅游区、文化遗产地和地质遗产保护区进行矿山开采;禁止在已建铁路、省道以上公路两侧可视范围内和电力设施保护区、水库、沿河堤坝、水源保护地等进行露天采矿。
第三节
矿产资源总量调控和提高资源利用水平
1
、矿产资源总量调控
我县优势矿产资源方解石、冶金用白云岩、水泥用灰岩等,实行总量调控,确保矿产资源持续供给,提高资源利用水平;规划期间方解石年均增长率
8%
,
2010
年产量达到
120
万吨;冶金用白云岩年均增长率
15%
,
2010
年产量达到
186
万吨;水泥用灰岩年均增长率
10%
,
2010
年产量达到
24
万吨。
重点调整和优化的矿种为砖瓦用粘土,规划期间实行总量控制,年均减少
5%
,
2010
年产量为
11
万吨。普通萤石总量
2010
年控制在年产
0.35
万吨左右。
2
、资源利用水平
完善企业“三率”考核体系,制定科学的符合矿山实际的考核指标,鼓励矿山企业开展资源综合利用,含有多种金属的矿山,必须制定综合回收利用指标;鼓励企业对“三废”的综合利用、技术攻关和技术改造。到
2010
年采选回收率比现状提高
3
~
5
百分点,露采非金属矿山开采回采率不低于
85%
,方解石井巷开采矿山开采回采率不低于
60%
;禁止投资建设金属矿山采选综合回收率低于
60%
的项目。
第四节
矿业结构调整
一、规模结构
矿山企业开采规模结构调整是我县矿业结构调整与优化的重点,我县“三石”及砖瓦用粘土矿山企业数量多、规模小,必须依法调整、优化,严格实行矿山最低开采规模制度,采取关、停、并、转等措施,鼓励和支持多种形式的联合、兼并或组建矿业集团。大中型矿山开采最低规模与矿床储量规模相适应,建设一批骨干大中型企业。
重新设置采矿权,实行联合办矿,扩大开采规模,规划关闭规模小、生态环境污染严重的矿山
50
家左右,压缩比例为
30%
。其中砖瓦粘土规划关闭矿山
43
家;冶金白云岩关闭矿山
3
家;方解石关闭矿山
1
家;普通萤石关闭矿山
2
家,其它关闭矿山
3
家。
二、矿产品结构
“三石”是我县重点开发矿产,规划期内提高“三石”矿石产量的同时,加强开发矿产品系列,延伸矿产品产业链,使矿产品质量、性能、使用效果向高新技术产品方向发展,由“原料型”向“加工型”转变;逐步开发水泥用灰岩,向高标号、特种水泥方向发展;加强化工用灰岩的开发利用;加强金、铜、锑、多金属矿产的开发利用;严格限制粘土实心砖生产和建筑石料开采,发展新型节土产品。
三、技术结构
&n, bsp;
引进专业技术人才,推广先进的开采、选矿、加工工艺技术和设备,淘汰陈旧、落后的生产工艺和设备,改变现有矿山的粗放采矿方式;方解石、冶金白云岩等露天开采矿山采用规范采矿方法,提高安全技术水平,井采矿山必须严格执行采矿安全工艺和机械化水平;金属矿山推广采选冶新技术和综合利用技术,提高“三废”治理水平。
第五节
矿业布局
规划建立
4
个矿业综合开发区和
3
个矿产品原料开发基地。
一、矿山综合开发区
1
、寺门口金、硫铁矿综合开发区
开发以硫铁矿、金矿为主,提高金矿产量,加强共生金属元素的综合利用,增加规模效益和采选冶技术水平。形成以金矿、硫铁矿为主的矿业开发和矿产品加工集团。
2
、五溪冶金用白云岩、熔剂用灰岩综合开发区
以五溪冶金用白云岩开发为主,综合开发熔剂用灰岩,形成规模生产,兼并小型矿山,组建年产矿石
150
万吨的矿业开发集团。限制、改造建筑石料用白云岩生产。
3
、酉化-城东-杨田铜、锑、多金属综合开发区
开发利用五昌庙铜钼多金属矿产和金家冲锑多金属矿产,加强区内金、铅锌多金属、方解石、冶金用白云岩的综合勘查与开发。
4
、南阳方解石、玻璃用脉石英综合开发区
以南阳方解石矿开发为重点,开发区内丰富的方解石矿产资源,综合开发玻璃用脉石英矿产。对现有小型方解石矿山实行联合、兼并,组建多家方解石矿业有限公司龙头企业。
2010
年末全县年产方解石
120
万吨。
二、矿产品与矿物原料加工基地
&nbs
下一条: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切实加强海洋石油安全监管工作的通知
1
相关信息
·
关于下调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的...
·
关于做好2025年工业和信息化质量工...
·
关于进一步优化离境退税政策扩大入...
·
关于印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严格...
·
关于延续实施失业保险稳岗惠民政策...
·
关于推动深化人身保险行业个人营销...
行业动态
·
酒钢集团炼铁厂4月份高炉布料溜槽护...
·
酒钢集团炼轧厂等单位5月份萤石集中...
·
酒钢集团炼轧厂5月份钢包覆盖剂集中...
·
东北亚镁质材料交易中心耐火原材料...
·
特钢企业高端耐火材料市场对接暨技...
·
2024年中钢洛耐营业收入同比下滑12...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广告合作
|
友情链接
|
交换链接
服务热线:13683230569 电子邮件:ncsqwk@163.com
在线交流:
121552308
302817315
Copyright
©
2003-2025 nhclsq.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9064054号-1
首都互联网协会
北京文化市场举报热线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北京互联网举报中心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
网络110报警服务
中国文明网传播文明
中国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