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3日8时,国电和风风电开发有限公司生产日报显示,年发电量达到18035.13万千瓦时,是该公司自2008年2月成立以来年发电量首次突破18亿千瓦时大关!
要完成18亿千瓦时的年发电量,平均每天要发电近500万千瓦时。一年来,和风公司狠抓安全、设备、营销三方面工作,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用全体员工的智慧和汗水浇灌硕果,见证了18亿千瓦时这个闪亮数字的诞生。
“安”字当头,从严从细
5月,一场安全检查在和风公司14个在运风电场如火如荼地展开。这场简称“双查”的安全活动,重点针对超速和着火两项风机事故隐患。
“超速和着火是风机最大的安全威胁,此次检查就是要根除隐患,杜绝类似事故的发生。”谈起“双查”,该公司安监部门负责人斩钉截铁。
在和风公司下发的“双查”方案中,对风机超速故障的追查期长达一年。该公司要求风电场查看一年来全部触发风机报超速故障的信号,判断超速的原因,组织技术人员对频发超速故障信号的风机进行分析,并对风机安全性能进行全面“体检”和评估。在防风机着火检查中,不放过一处细节,要求风机机舱、塔筒、轮毂内杜绝一切易燃物,并针对传动系统、偏航系统、液压系统、发电机、制动系统等容易引起着火的部分着重检查。
从严从细抓牢安全生产还体现在责任的落实上。下半年,和风公司为十四个风电场配齐安全员,目标就是紧盯生产现场的各类违章,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
“动员千遍不如问责一次!”“盯住不落实的事,追究不落实的人!”和风公司“铁腕”强化安全生产责任落实,严格监督考核,建立和落实生产系统全员、全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在执行层面,各风电场场长带头敬畏制度、执行制度、维护制度,用实际行动为员工做出表率,层层压实安全责任,共同维护安全稳定的良好局面。
治好设备,有始有终
2017年是和风公司开展标准化定检的第二年。相比第一年的“摸着石头过河”,今年的定检更细、更严,效果也更加明显和突出。
风电具有“靠天吃饭”的特性,定检计划进度安排是否合理,是把握“战机”的重要保证。据此,和风公司要求风电场根据气候条件,充分利用无风、小风、限电时段,完成定检工作安排,在确保定检时效性的同时不发生电量损失。
“定检方案中规定的13个大项200多个小项必须得弄清楚,先干哪项再干哪项都是有讲究的。”西八千风电场检修班长颇有定检心得。
和风公司在定检过程中实行风机承包到人,列明责任清单,出现故障“回头看”,对比落后的要“说清楚”,出现人为责任严考核,切实提高了定检质量。
定检工作多点开花,十几个风电场不可能齐头并进,和风公司牢牢抓住验收这一关键环节,定检完成的风电机组在通过班组、风电场、公司三级验收后,还需要实现稳定、连续运行240小时,才能算真正完成定检这次“蜕变”。事实证明,“240验收”作为标准化定检在实践中的检验,其意义要远高于传统的验收形式。
定检期间,和风公司采取“创新驱动”策略,鼓励检修作业人员技术攻关、献计献策,激发员工内在活力,提高定检工作效率,切实保障定检质量和进度协同推进提供“双保险”。
2017年,和风公司完成风机自主标准化定检525台,完成率为100%。截至12月中旬,该公司设备利用小时数较去年同期增加58小时。
抓牢营销,求新求变
“不仅要三级营销人员联动,还要全员参与,风电场要做好动员,营销部要深入营销一线,生产部要管好设备,要确保发得出来、送得出去。”10月19日,和风公司总经理张云峰在该公司营销专题会议上强调。
“发得出来”不仅要求设备运转情况良好,更要对每一环节可能发生的损失了如指掌。和风公司充分应用理论电量平衡分析法,理清理论发电量、实发电量和五项损失电量的差异,以问题为导向,指导经济运行管理系统完善工作,提升经济运行监管水平。
年初,和风公司集控中心升级改造完成,理论电量平衡分析系统同期上线,该系统重新定义拟合功率曲线,明确五项损失算法,应发电量规定日趋合理,故障、计划损失亦能精确计算,性能损失、受累损失分析逐步清晰。目前,理论电量平衡分析系统成为该公司经济运行主要抓手。
“送得出去”则更要求和风公司在营销工作上寻求突破。2017年初,和风公司与元宝山火电厂达成发电权置换的合作,签订了风火替代全年500万千瓦时的交易电量的合同,标志着该公司打开了电量交易的突破口。随后,和风公司时刻跟进电力体制改革最新要求,研究三省一区已试点的市场交易流程、合同条款和运作规则,科学开展电量交易工作。2017年,和风公司完成市场交易电量4.58亿千瓦时,同比增加1.5亿千瓦时。
18亿千瓦时,是突破,更是压力。和风公司将无惧挑战,砥砺前行,在新时代实现新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