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从国家知识产权局传来振奋人心的消息,大唐林州热电有限责任公司再获国家专利4项,截至目前该公司已获得实用型专利50项,发明专利3项,频频刷新着该公司专利数量最高记录,这是该公司人才强企、科技兴企的一个缩影,创新使该公司从跟跑、并跑逐步转换成能够领跑,人均国家专利数量名列集团前茅。
林州热电公司地处太行山下、红旗渠畔,于2007年开工建设,到现在仅有10岁的厂龄,并且没有老厂技术可以依托,青年员工比例大、实战经验少,大都是近年来刚毕业的大学生,如何助推企业快速稳定发展、提升盈利水平摆在了所有人面前。尤其是从投产期转运营期间,设备小缺陷“不间断”,大缺陷“时常有”,严重威胁着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甚至在夜间,值班人员也是奔波在现场各个角落,在白与黑更迭交替中应付着大大小小让人头疼的各类“疑难杂症”……困了、累了就靠在集控室的角落打个盹、眯一会,连值班室都不敢回,大家对疲于应付重复性缺陷似乎快习以为常了。
与其被动应付,不如主动出击!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为此,该公司以“价值思维,效益导向”核心理念为引领,积极探索项目、人才、创新、攻坚、效益、价值、文化、推广等集“八位一体”的创新管理体系,成立科技骨干为首的科技委员会,倡导“大胆试、大胆闯、大胆改”的工作方式,以公司《科技项目管理实施细则》《七个加强实施方案》等作为制度支撑,积极开展科技攻关、合理化建议、QC发布、科技座谈交流等创新创效活动,将责任、任务、奖励细化到班组和个人,不断激发创新活力。
围绕“技术难题”与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探索校企合作新发展模式,用最新理论结合现场实际开展课题研究;成立劳模创新工作室,充分发挥劳模和技术骨干的技术引领作用,从项目的确立、立项、攻关、成效评估等多方面入手,挂牌攻关设备重大隐患和缺陷;激活班组细胞,以班组为单位深入开展“师带徒”、技术讲堂“人人讲”“周周讲”,把“教室”搬到“现场”,通过直观、生动的现场授课培训提升全员理论和实战水平。
大力培养、表彰优秀科技工作者,给“想干事、会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科技人才提供舞台,拓宽他们的成长成才通道,通过精神和物资双重奖励,不断增强科技工作人员的荣誉感和获得感,促进创新成果逐渐转化到现场生产力,营造了“人人创新”的良好工作氛围,为公司提质增效、盈利攻坚提供了强劲的人才驱动力。
其中“专利达人”王琦,带领磨煤机检修人员针对磨煤机原设计非金属膨胀节运行中不耐高温、易老化破损问题开展技术改造,用汗水浇灌着创新之花,最终彻底杜绝了磨煤机入口膨胀节长期漏风、漏灰,改善了现场工作环境,确保了磨煤机长期安全稳定运行;“金属专家”余朝亮,成年累月把自己“埋”在现场大大小小的金属管道间,通过在泄漏处加了一个密封罩,创新发明了一种不停产也能封堵的高压主汽阀压力测点管座用堵漏设备,有效解决堵漏难题;《一种降低凝泵溶氧设备》利用凝结水泵出口管道杂用水作为水源、增大泵密封水压力,通过管道改造实现不同密封水自由切换,彻底解决了长期凝结水溶氧高的问题,降低了设备、管道因氧化而老化的几率,提高了设备的使用寿命……广大员工纷纷爱上了发明、爱上了创造,林州热电也逐渐成为了大家创新创效的沃土……
回首林州热电的十年,是厚积的十年;是不断探索的十年,也是不断突破的十年;十年,创新在这里起航,梦想在这里绽放!在未来征程中,林州公司将乘势而上,顺势而为,发动创新的强大引擎,为集团公司、河南公司做强做优做大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