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油价的回落仍在持续。纽约商业交易所(NYMEX)原油期货9月合约盘中跌破123美元/桶,创出近两月最低价122.5美元/桶。
该合约继7月11日创出147.9美元/桶的历史最高价后,在随后的10个交易日已经下跌超过25美元/桶。跌势的迅猛丝毫不逊色于其上涨过程的彪悍。
此次的下跌令市场感到意外的是,往年可以起到推波助澜作用的飓风天气,此次突然变得无足轻重。不管各大石油公司在墨西哥湾撤出了多少工人和暂时关闭了多少设备,油价照样跌势不止。
在最新的各类研究报告里,“油价下跌”与“美元上涨”的关系显得有些混淆不清。有的分析师认为是油价下跌导致了美元上涨,有的认为是美元上涨戳穿了油价泡沫。
这个“鸡生蛋,还是蛋生鸡”的讨论,已经折射出目前以原油为主的大宗商品市场正在经历一个敏感与关键的转折期。持续数年的商品大牛市是否终结?或许在最近的一两周里就会给出一个较为明确的答案。
据了解,促成此次油价回落的主要原因有三点:第一,油价高企带来的原油真实需求的萎缩,不再继续支撑油价一路上涨。美国石油协会(API)最近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美国石油交货量和汽油交货量分别比去年同期下降了3%和1.7%。而美国石油和汽油商业库存量却结束了连续多周的下降,呈现出增加趋势。
第二,来自新兴市场国家的价格调整信息也给投机商带来顾虑。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市场最近较大幅度调整了国内成品油价格,尽管油价继续倒挂,但是这次调整已经传递出新兴市场国家愿意将国内成品油价与国际石油价格接轨的尝试。这会让新兴市场的石油需求更加反映到敏感的价格信息上。而在此之前,新兴市场对成品油价的管制使国际石油价格的高低变得“不那么重要”,现在这种调整使国际油价的需求弹性变得更真实。
第三,美元的反弹带来商品市场的利空氛围。这段时间,不仅油价大幅下挫,而且黄金、农产品、基础金属等商品价格也全面走低。美元作为计价货币的升值预期,必然带来这些商品名义价格的下降。而且,与美元反弹相伴随的是,美国经济的复苏会变得相对缓慢,而这对大宗商品的需求也是一个较大的抑制。
不过,尽管油价创出近两个月新低,但是来自于地缘政治因素的忧虑、投机资金(多方)随时开展的反扑以及依然旺盛的新兴市场需求,令原油价格的后期走势仍然充满变数。而油价的后期表现,也可能对美元、黄金等相关价格的演变带来重要影响。
在线交流: 121552308
302817315
Copyright © 2003-2025 nhclsq.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9064054号-1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