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热电部累计完成全年设定效益指标的44.8%,其中一电站给水泵单耗再创历史新纪录。4月10日,热电部调度会上经理杨志刚率先抛出了这样一个“重磅”喜讯。
自年初以来,企业效益的压力一度让大伙愁眉不展,他们从优化生产入手,对每个生产环节都进行了“诊断”,力求从中挖到“宝”。
“锅炉车间就是一个创效点,它位于热电部生产链条的中心位置,以它为中心开展攻关,应该大有文章可做。”生产部副科长于滢民在生产经营例会上说。他的提议立刻引起大家关注,一场攻关活动从此拉开帷幕。
卡边操作加最优组合,用电真省了
“ 一电站给水泵用电量占整个一电站30%以上,是热电部用电大户。咱两个车间能不能共同想想办法,争取把电耗降下来。”年初,汽机车间主任韩晓彤和锅炉车间主任王金河,决定联手拿下这个“电老虎”。
降低8台给水泵电耗,目前唯一的尝试就是降低给水压力,这对于汽机车间来说有一定的风险,如果调整不好,直接影响到锅炉安全运行,锅炉运行一旦出现波动,将直接影响到天津石化生产装置的供汽。为此两个车间决定一起探讨调整方案,结合卡边操作规定的压力数据,实行“探底”式摸索。两个车间首次打破车间界限,出台了一套生产工艺调整方案和生产应急方案。
“把给水压力下调0.1兆帕。”汽机车间决定一点点调整,与此同时锅炉车间密切关注生产参数的变化。经过两个多月的大胆尝试,给水压力降低了0.6兆帕,仅此一项就可减少电耗90余万度。
“根据生产实际,我们对四台锅炉进行优化运行,由过去的2大1小调整为2小1大。”电耗指标刚出来,汽机车间梁立惠提出的这项举措可谓“锦上添花”。两项一季度累计节约电耗110.69万度,创下了历史同期的最好水平。
石灰石粗粉“减量”,环保效益“双赢”
“每月3.4万吨的石灰石粗粉消耗真是一笔不小的支出。”年初于滢民专门召集锅炉车间和除尘脱硫车间骨干一起出主意想对策。
“减少石灰石粗粉的用量,对于我们车间来说是好事,过去使用量大,生产很难控制,但是这样一来就苦了除尘脱硫车间,生产和环保指标的压力会更大。”锅炉车间副主任郑建伟看着除尘脱硫车间副主任王蒙面露难色。
“效益是大事,再难的活儿,我们也接。”王蒙知道接下来的就是一块“硬骨头”。粗粉石灰石用量的减少,就相当于提高炉出口SO2浓度,这对于除尘脱硫车间来说,环保的压力倍增。一方面他们配合锅炉车间做好生产调整,另一方面组织技术人员进行生产优化,提高脱硫塔反应效率。随着锅炉车间粗粉石灰石慢慢减少,除尘脱硫车间的工艺调整也在有序进行,经过两个多月的共同努力,不仅减少了粗粉石灰石用量,而且环保指标实现达标排放。一季度累计节约石灰石粗粉8741.04吨,创下了历史同比最好水平。
空预器“热身”成功,发电量未来可期
“一电站锅炉因空预器堵塞、炉膛结焦等原因,生产负荷下降,,有时只能维持70%,严重影响了蒸汽量和发电量。”热电部副经理张海彬一直纠结这个问题,。
殊不知为了解决空预器运行不畅问题,近日生产科、锅炉车间和除尘脱硫车间已经坐在一起商议对策了。大家在分析中发现空预器堵塞的主要原因为烟气温度低,造成烟气中硫酸氢铵凝结导致。如果把烟气温度提高到190度以上,硫酸氢铵在高温下可以分解,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可是除尘脱硫车间脱硫塔入口烟气温度不许超过170度,一旦超过,直接影响设备稳定运行。
“单侧升温,两侧烟气混合后温度应该不会超,处理完一侧再进行另一侧。”正当大家愁眉不展时,郑建伟忽然想到了一个法子,于是抓紧行动,编制了详细的操作方案,空预器“热身”终于成功。
没有了淤堵的空预器运行更加畅快,目前锅炉负荷由290吨/小时提高到350吨/小时,负荷率提高到85%,每小时可多发电1万度以上。但是这个数据他们仍不满足,全新的优化方案正在酝酿中,期待他们的好消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