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攻坚创效”行动开展以来,洛阳石化围绕持续攻坚项目,聚焦效益,系统优化,降本增效成果显现。
该公司秉承“生产优化是创效,降本同样也是创效”的理念,在国际原油价格宽幅震荡、剧烈波动的市场形势下,精准研判,适时测算,找准降本增效突破口,把握好原油采购节奏,持续提高性价比高的原油资源占比;强化风险防范,做好原油库存管理工作,按计划有序均衡进厂,减少港口滞期费和铁路押车占存费;争取政策红利,优化原油结算,“抠”出效益;积极开展原油储运损失攻关,截至11月底,原油储运损失比年度指标低0.035个百分点,增效38.5万元。
该公司通过大力推进框架协议公开招标采购,千方百计降低煤炭、大宗原材料、化工原辅料等采购成本,从源头实现降本减费;同时优化原料、物料平衡,实施技术节能改造、装置节能优化运行和蒸汽优化节能等措施,最大限度实现降本增效。
安全平稳生产是创效的基础。该公司在稳定装置运行上下足功夫,通过精细管理、精心操作,优化装置运行,努力避免非计划停工和生产异常,降低装置能耗物耗,提升装置经济技术指标。每月围绕热效率、排烟温度、氧含量等三项重要指标召开加热炉运行分析会,总结好的做法经验,分析存在的问题,有效提升加热炉热效率。
为充分挖掘生产优化和降本增效潜力,该公司积极落实持续攻坚创效措施,根据不同装置的用氢需求,对氢气进行分类管理,实现氢气梯级利用,即在满足装置需求的情况下,灵活调整PSA氢气的纯度,降低解析气中氢气含量,实现增产氢气,减少外购氢气量。11月份,氢气管理增效700余万元。
该公司紧扣市场脉搏,优化产品结构,灵活调整生产,增产适销对路产品,扩大市场占有率,实现提质增效。根据市场情况,适时优化成品油生产,增产液化气,提高高标号汽油生产比例,减产需求量少的航煤和超基准量的汽、柴油产品。针对聚丙烯产品市场良好形势,该公司开足开满两套催化装置,确保两套聚丙烯装置供料,减少原料外购,降低生产成本。通过优化流程和相关工艺参数等措施,实现丙烯应拔尽拔。11月份,丙烯日产量达680吨,丙烯收率达30.0%,均创历史最好水平。此外,该公司系统优化两套聚丙烯装置运行,多生产边际效益高的纤维料,并加大销售力度,保证全产全销。11月份,聚丙烯产品增效600万元左右。
在抓实抓细生产的同时,该公司还注重优化产品流向,针对短纤维直销产品,加大河南省周边以及华北区域市场的开拓力度,减少远距离运输,降低物流费用。据统计,仅11月份,短纤维产品销售减少物流费用8万余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