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广东石化公司码头运行部值班长关新在1号泊位“阿克蒙”航煤轮进行船岸安全检查,做好航煤船离泊准备工作。
立足区位枢纽优势,打造国际航空能源枢纽。广东石化毗邻珠三角核心港口,依托与深圳、香港“1小时陆运+半日海运”的时空距离,可快速对接香港乃至东南亚等航煤消费市场。广东石化具有设计加工2000万吨/年炼油能力,航煤生产与原油加工、芳烃等环节深度耦合,目前已形成“原料—炼化—出口”全链条模式。自2023年全面投产以来,面对内贸航煤销路难以扩大的局面,在集团公司炼油化工和新材料分公司的支持和帮助下,广东石化于2023年7月开始全力推进航煤出口业务。
创新来料加工模式,摸索推进“经营型”转变。广东石化全面摸索推进由“生产型”向“经营型”转变,创新开展来料加工模式,由境外企业提供原油原料,加工后全部出口。在来料加工过程中,建立覆盖生产、储运、出厂全流程的质量管理体系,实施“专线、专罐、专泵”管理,并定期对航煤储罐进行沉降脱水、查水操作,确保添加剂的均匀性。在出厂环节,采取“随车样”铅封确认、过滤器压差监控等措施。2023年至今,航煤成品罐各项检测数据均100%达标,电导率、磨痕直径等关键指标优于行业标准。
深挖装置增效潜能,开展航煤收率提升攻坚。面对市场需求变化,广东石化严格控制航煤、石脑油、柴油切割点,最大程度减少馏程重叠,同时,通过提高柴油加氢装置转化率、实施焦化装置生焦系数控制等技术手段,实现柴油组分向高附加值航煤产品的转化。其中,将常减压Ⅰ常三线直馏柴油转供柴油加氢Ⅱ,同步提升加氢裂化装置负荷,增加航煤日产量。同时,公司通过掺烧低价原煤、延长焦化装置清焦周期等举措,实现“增产”与“降耗”双赢。截至目前,广东石化航煤收率比集团公司炼化企业平均收率高出4.7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