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业鸿猷襄盛会,绿城初夏聚群贤。在这生机盎然、鲜花盛开的美好时节,“第十二届中国铝工业科学技术发展大会暨产业链创新合作伙伴共链行动”于5月9日-11日,在河南省郑州市黄河迎宾馆召开。大会由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铝业集团高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中铝郑州有色金属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南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东北大学、北京科技大学、昆明理工大学、郑州大学、郑州轻工业大学、贵州理工学院主办,国家铝冶炼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轻金属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国家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与核证机构、中国有色金属学会轻金属冶金学术委员会、金属材料磨损控制与成型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北方中冶(北京)工程咨询有限公司联合承办。
大会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原会长康义担任名誉主席。河南省科学技术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高拓出席会议并致词。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瑞忠,郑州研究院党委书记、董事长陈开斌等10位领导、专家担任大会主席。大会开幕式由陈开斌主持。张瑞忠,昆明理工大学副校长杨斌,郑州轻工业大学校长魏世忠分别致词。
大会邀请了铝工业相关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及各界代表,就国家相关政策和技术发展做专题报告。大会设置了四个分会场,分别是铝土矿开发/氧化铝高效生产技术与装备专题会场;电解铝技术创新/智能化技术与装备专题会场;铝用炭素与负极材料专题会场;铝及铝合金材料制备与加工专题会场;铝工业固废处置与资源化专题会场。会议围绕中国铝工业科技进步发展形势现状与未来,与会专家与学者作了20个主题报告和49个分会场报告。来自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研发人员、供应商代表等近300人参加了会议。
与会领导与专家指出,中国铝工业高度重视科技研发、产学研用相结合。目前,中国已经自主开发并产业化应用了160万吨/条氧化铝生产线、600kA级大型铝电解槽等生产技术;电解铝平均能耗全球最低,氧化铝在克服资源劣势的情况下能耗逐年降低;航空铝材、动力电池箔、汽车板等高端铝材全面突破,C919等重大项目铝材保供能力不断提高,125兆牛预拉伸机组等关键装备逐步实现国产化。大会认为,中国作为全球铝工业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全球经济贡献日益凸显,已成为推动世界铝工业不断向前发展的重要引擎。
大会取得了丰硕成果,不仅深入贯彻了二十大精神,还紧紧围绕《铝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5-2027》,深入研讨了实施路径,前瞻性地展望了铝工业“十五五”科技发展蓝图。对国内外铝工业近期开发的先进生产工艺和关键技术进行了总结。会议形成的共识是,打造绿色化发展的中国铝工业,要坚持国内与国外统筹发展、坚持全产业链协调发展、坚持数字化与智能化发展,及时准确把握世界铝工业科学技术及市场应用发展动向,进一步深化产业布局和结构调整,突破资源、能源、环境制约,推动铝工业的可持续绿色发展。大会的成功召开,将对保证铝工业、乃至整个有色金属行业可持续发展、提高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