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这个分馏塔液位曲线波动幅度,就是IPC控制效果最好的见证。”10月25日,在云南石化生产管控中心,生产运行部技术员李元指着屏幕上的波形图说,“左侧曲线是传统控制下的液位波动,如心电图般上下振荡;右侧曲线是IPC智能控制系统上线后的状态,如一条平静的河流。”
	 
	  这两道在屏幕上呈现的线条,正是云南石化数字化转型最直观的注脚。
	 
	  今年年初以来,云南石化以技术突破为核心,以数字赋能为支撑,在智能控制、产品研发、成果转化等领域多点发力。1至9月,该公司发明专利授权量达8件,涵盖渣油加氢、原油核检、催化设备等关键领域,勾勒出传统能源企业向智慧化转型的生动轨迹。
	 
	  在数智化工厂建设上,云南石化聚焦经营质量提升,构建起“智能价值链、智能产品链、智能资产链、智能创新链”四大体系,数字化转型通过集团公司验收获评“优秀”,智能制造迈过成熟度三级门槛,实现数字技术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
	 
	  9月28日,贵州花江峡谷大桥正式通车。作为世界第一高桥,该桥的钢桥路面建设对材料提出了极高要求,既要满足重载车辆通行的需求,又要适应高原的极端天气。云南石化研发的高弹改性沥青,成为破解难题的关键。
	 
	  “在钢桥路面铺设过程中,云南石化的高弹改性沥青展现出了优异的黏结性和施工便利性,使整个铺装工作得以高效完成。”重庆特铺现场项目经理何璞说。
	 
	  作为西南沥青生产的领军者,云南石化以70号沥青为基质,发挥其易改性特性,并添加特殊的高弹性改性剂,成功研发出一款具有高柔韧性、强抗疲劳性的优质产品。经过多轮实验室测试与小样分析,满足钢桥路面建设需求。如今,该公司已形成12类全系列沥青产品,占云南市场90%的份额,广泛应用于20多条高速公路,用硬核产品赋能工程建设。
	 
	  “从生产当中来,到生产当中去,是我们科研人员的行动指南。”云南石化规划与科技信息部工作人员张洪表示。
	 
	  2024年年底,云南石化启动20套装置IPC智能控制优化工程,目前累计优化1913个基础控制回路PID,制定139个优化控制方案,开发6套加热炉多变量智能控制方案,新增18项IPC区域控制模块、144项故障诊断与防御控制模块以及57项智能函数控制模块,精准消除生产控制痛点,生产平稳性与效率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