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净整洁的办公楼,排列有序的厂房,碧绿的草坪,悦耳的鸟鸣……近日在禄思伟矿业资源(安徽)有限公司采访时,记者闻不到一点异味,也看不到一点烟尘。陪同采访的公司制造总监李传庆一边介绍一边跟记者打趣:“现在我们厂区鸟鸣声比机鸣声大……”
禄思伟矿业资源(安徽)有限公司作为巴西镁业在中国最大的生产基地,也是我市第一家外资企业,在池州拥有一个高纯度的白云石矿山、一个烧结生产厂和一个耐火制品生产厂。从2008年3月投产以来,产销两旺,可年产各种类型的白云石耐火材料产品10万吨,2011年上缴税收近2千万元。
“环境的改善主要得益于公司对粉尘、噪音和废气三大难题的有效治理。”李传庆说,2011年以来,公司在环保治理和改造方面投资达2340万元,坚持标本兼治,确保各项排放指标稳定达标。
为减少粉尘的排放,去年公司投入330万对烧结窑和砖厂9个产尘点进行改造,今年追加230万元改造其他除尘设施。通过改造除尘系统和对除尘系统滤袋的维护与更换,使烟尘和粉尘的排放达到标准要求。与此同时,公司对煤堆场封墙并加装防灰地隔,在石堆场安装水喷淋系统,接灰处增加密封屋,封门封窗加墙,从多方面落实抑尘控尘措施。
生产过程中,噪声源主要集中在主厂房内。为降低噪音污染,公司对莫尔兹窑顶部、振动给料机、上料小车以及筛分车间等主噪声源区域进行声学处理。同时通过专业分析设计,对其他较高声级的噪声源,使用声屏障、隔声门窗、内壁吸隔声、消声器等手段进行改造。另外,在改进过程中追加大量封墙封门封窗或改变门窗位置的方案,有效降低机器设备噪音对周边居民的影响。
2011年12月1日,回火窑天然气改造点火成功;2011年12月3日,烧结窑使用柴油代替重油;2012年5月3日,隧道窑使用天然气点火成功……为减少污染排放,公司从燃料与工艺两方面入手,打出了一系列控制废气排放的“组合拳”。
加大环保投入,推行清洁生产。通过一系列的有力举措,该公司在实现企业与环境和谐共处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今年6月市环保监测站检测表明:公司厂界噪音100%达标,各除尘器出口的粉尘浓度均在国家标准40%以下,厂区空气中颗粒物浓度和烟囱的烟尘浓度以及SO2浓度完全达标,烟囱的氮氧化物浓度下降60-95%,几乎看不见有排放。
“作为一家国际化的公司,公司将进一步秉承绿色经营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努力建设国际一流水准的绿色工厂,为保护池州的碧水蓝天作出自己的贡献。”谈到企业下步发展愿景,李传庆对记者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