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010-62635542
热门关键词碳化硅 窑车轴承 铝矾土 硅砖 白刚玉 棕刚玉 石墨 莫来石 浇注料 冷等静压机 镁砂 石英砂
德化陶瓷文化制胜 在经济不景气大背景下逆势而上
日期:2013-01-24
    瓷都德化,正进行着一场历史性变革。
    “退城进园”“二次创业”是2012年德化陶瓷产业的两大动作。目前,城区83.6%以上的陶瓷企业从分散走向集中,进入工业项目园区发展;而企业自身,也进行着转型升级的蜕变。
    变革,是对自我造血功能的完善,是德化县开发、研究、保护丰富的陶瓷文化遗产,传承历史文脉的执著。不久前,北京“千年古县”专家评审会在京举行,德化县成功获评“千年古县”,就是对一代代德化人这种执著的又一次肯定。
    陶瓷文化景观长廊的船形主城雕陶瓷文化景观长廊的船形主城雕
    更直观的是,官方数据显示,2012年上半年,德化县陶瓷产值51.38亿元,比增19.5%。在全球经济不景气的大背景下,业内许多人把这种逆势而上的增长归功于四个字——陶瓷文化。
    一位陶瓷工艺师的快乐新年
    “又接下了两个礼品订单,要有几十万呢,这个年好过了”
    12月29日,离2013年的到来还有三天,瓷都德化街头。
    冷风打在徐福坤瘦瘦的脸上,他忙眯起眼避闪,一边用嘴哈着气暖手,乐呵呵的笑容却没有被冷风打散。
    “两个订单都成啦?好!好!好!”电话响起,接起电话后徐福坤脸上的笑容变得更灿烂了,“又接下了两个礼品订单,要有几十万呢,这个年好过了。”
    30来岁的徐福坤是一名残疾人,5岁随父母上山砍柴时,左腿不幸被意外压断。如今他在高手林立的德化陶瓷圈内已小有名气。
    2002年至今,他的作品先后30多次获得全国、省、市各项陶瓷大赛大奖。其中,包括2002年中国-成都西部民间艺术品博览会金奖,2008年、2011年和2012年三届中国民族民间工艺品、旅游纪念品、礼品(含收藏品)博览会金奖等。
    2008年,他创办德化非凡陶瓷有限公司时,许多亲朋好友并不看好他。“大家就觉得一个身体残疾的人,没本钱,也没有足够的销售渠道,怎么能把一个公司做起来。”他的一个同学说。
    “在我看来,德化陶瓷跟普通商品不一样,它有上千年的文化底蕴,同时是一件艺术品,你好好去挖掘利用它,把它艺术的一面呈现给大家,它的价值、它的生命力竞争力就能远远强过其他普通商品。”徐福坤说,他把自己今天取得的“小小成就”,归功于四个字——陶瓷文化。
    他刚接到的两个订单,分别是1万个茶叶罐和500件瓷花挂盘。两件作品,他都根据下单厂家本身的企业文化设计,通过陶瓷元素语言,恰如其分地将企业文化融入瓷器里,同时将他对陶瓷文化的理解呈现在作品上。
    “充分挖掘陶瓷文化的内涵,是他们找我做订单的最重要原因。”徐福坤说。为了让客户感受到陶瓷文化的魅力,单是瓷花挂盘,他就反复设计了十几次,花费了不少成本。“多花成本,值,这个单的价格是别人的两倍,客户还很乐意找我做。”他说。
    一个山城经济的逆势发展
    “因为‘县里真的很重视’‘陶瓷是文化产品有竞争优势’”
    和徐福坤一样受益于陶瓷文化的是一代代德化人。
    陶瓷是德化的支柱产业,这里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人从事跟陶瓷有关的工作;也因为陶瓷,让“德化”二字传遍世界各个角落,成了中国瓷器文化的代名词。
    在全球经济不景气的大背景下,“稳中求进、逆势而上”是不少德化陶瓷从业者的感受。而“冲出全球经济不景气的阴霾”成了大家一致的口号和目标。
    元旦临近时,苏献忠还在埋头创作,他还有个名字叫苏珠庄,是德化现有的5位国家级陶瓷工艺大师之一,蕴玉第四代传人,现任德化蕴玉陶瓷雕塑艺术研究所所长。
    创作时,工作室里放着舒缓的轻音乐,一杯香茶还在桌上冒着热气。
    苏珠庄很庆幸自己出身于陶艺世家,并从事这一行业。“快乐陶瓷”是他对德化陶瓷文化独到的见解,“学徒怎么创作,我从不约束,关键要有想法,快乐地创作,我不反对他们创作时下棋喝茶甚至听音乐。”他说。
    放眼全球,苏大师坚持一个理念——艺术商品化、日用品艺术化。
    “只清高地玩艺术,是玩不长久的,它必须有物质基础,我不可能填不饱肚子还喊着要创作。”他说,德化陶瓷文化博大精深,“现在大家鉴赏能力都提高了,我们有这个基础去推广陶瓷文化,让更多人知道,让普通人也能享受这项艺术。”
    官方数据显示,2012年上半年,德化县陶瓷产值51.38亿元,比增19.5%,其中陶瓷出口交货值32.56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7.5%。“当然,也有一些企业效益不如往年,但总体上,2012年的陶瓷产业还是朝着这个态势发展的。”德化县经贸局一位负责人说。
    在苏大师等人眼里,取得这样的成果有两个原因,一是“县里真的很重视”,二是“陶瓷文化产品相比普通商品的竞争优势”。
    “比如县里倡导的‘产业转型’‘二次创业’,都很有道理,实际效果也明显,德化原来过度依赖出口,需要改变,好好发展内销。”他坚定地认为,无论怎么转型,产品升级需要有文化来支撑,“没有文化本身的魅力,只是简单地复制生产,它就没有生命力和竞争力。”
    对全球经济不景气,苏珠庄表示:“没什么、没多大感觉。”“我这里也好,身边的朋友也好,都说今年效益不错,一年比一年好,他们说是逆势而上。”他说,“大家都知道全球经济不景气,但据我观察,德化做陶瓷的只要在变化受影响就小,对陶瓷文化研究底子越厚的受影响也越小。”
    一种文化与经济的良性互动
    “德化陶瓷经济和陶瓷文化相辅相成,同步发展”
    泉三高速入口驶进瓷都大道,一条数公里长的陶瓷文化景观长廊将“瓷都”的概念柔和地融入来客心中。
    “景观长廊投资约1000万元,包括高速路口的‘名扬四海’船形主城雕、31个大型考古仿瓷瓶、15组‘瓷都风采’陶瓷文化小品、8组‘瓷艺岁月’陶瓷主题铜雕以及沿线砌筑约1.6公里的文化墙。”德化县品牌办一名负责人说。
    2006年成立的品牌办亦是瓷都特色,由县长挂帅。如今已在全国设立了70家营销中心,并以每年10家的速度快速增长。
    官方的榜样作用效果显著,陶瓷艺人们对品牌的追求也跟紧脚步。
    为了一款全新概念的玲珑茶具,曾安兴研究了1年多,他将传统茶杯做成了镂空状,每个小小的茶杯上刻出78个空洞,破一个洞杯子就没用了,产品2012年面市后受到热捧。
    “我这是一边靠着文化老本赚钱,一边靠赚的钱进一步研究这个文化,做出新东西来。”曾安兴说。
    徐福坤近年来潜心研究的手拉坯茶具系列,也是类似的途径。“研究这些文化创意,需要大量精力和金钱支撑,这几年赚的钱,几乎都砸在这上面了。”他说。可喜的是,如今他手工做出的一个茶壶,就能卖到数千元的高价,经济效益可见一斑。
    “这说明,德化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陶瓷文化,陶瓷文化的繁荣受益于经济的发展。”德化陶瓷学院陶瓷艺术系主任、德化聚玉堂创意总监张南章副教授说。
    在张南章眼里,陶瓷经济和陶瓷文化相辅相成,形成了良性互动,二者的发展几乎是同步的。
    据他介绍,从北宋至今,德化窑一直以外销为主,至今已进入190多个国家和地区。这在中国陶瓷史上是独一无二的。
    陶瓷文化带来丰厚经济效益的同时,自身也得到了快速发展。改革开放后,以东南亚、港澳台地区为代表的佛教文化的深度融合,带来了德化陶瓷经济前十年的发展;欧美为代表的基督教文化的快速导入,带来了德化经济后二十年的发展;而现代陶艺与当代艺术的逐步渗入,带来了近几年来德化陶瓷内销经济的发展,必将影响着未来德化陶瓷经济的发展。
上一条:陶瓷企业如何和传统文化结合?
下一条:临近春节 陶瓷卫浴行业欠薪事件成舆论焦点
  • 1
服务热线:010-62635542  传真:010-62637042  电子邮件:ncsqwk@163.com

在线交流:  给我发消息 121552308  给我发消息 302817315
Copyright © 2003-2019 nhclsq.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906405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