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甘肃省工信委获悉,甘肃制定了较为完备政策体系,从各个“关口”严格淘汰限制落后工业产能,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工业经济结构调整。
甘肃省工信委副主任温隆家介绍,根据国家产业政策,甘肃省各职能部门对高载能、高排放工业项目按照行业准入条件严格把关,设立多道准入门槛。环保部门重点对石化产业、有色冶金、建材工业等规划环评文件进行审查,加强环评认证,对钢铁、平板玻璃、多晶硅等产能过剩项目不再受理环评。国土资源部门严格用地审批,禁止将土地利用计划指标用于高污染、高能耗产能过剩行业项目建设。质监部门对列入淘汰类企业一律不发放生产许可证。对于经复查仍然达不到国家能耗限额标准企业,甘肃执行惩罚性电价。对于淘汰企业,甘肃省开展现场核查,监督企业拆除设备,按废品处理。
记者了解到,除了国家下达淘汰落后产能财政奖励资金外,甘肃省级财政也安排了2000万元淘汰落后产能奖励资金,重点支持碳化硅、印刷、小砖窑、小石灰、小化工等行业企业淘汰落后产能。
去年,甘肃省淘汰落后产能力度加大,共淘汰炼铁30万吨、铁合金24万吨等,关闭小煤矿10处,淘汰落后产能30万吨。
在线交流: 121552308
302817315
Copyright © 2003-2025 nhclsq.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9064054号-1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