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7日,东北地区水泥企业化解产能过剩提高效益论坛会在沈阳召开。论坛会由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中国水泥协会主办;辽宁省水泥协会、吉林省水泥协会、黑龙江省水泥工业协会协办;吉林亚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承办。论坛以“遏制新增 化解过剩 优化存量 节能减排 提高效益”为主题。
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中国水泥协会会长乔龙德,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司副司长吕桂新,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副会长陈国庆,辽宁省工信委副主任全跃,黑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总工程师梁祥利,吉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处长顾成正,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中国水泥协会副会长、亚泰集团副董事长徐德复,中国水泥协会副会长、北方水泥有限公司总裁张传军,以及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司建材处王泽国,辽宁省经信委建材处王世明处长,黑龙江工信委原材料工业处处长高泰来,中国水泥协会副会长、天瑞水泥总经理杨勇正,黑龙江省建材工业协会会长韩世涛,吉林省建材工业协会会长朱海宏,辽宁水泥协会会长、吉林亚泰集团副总裁王友春,黑龙江水泥协会会长、北方水泥副总裁赵君,中国水泥协会常务副会长、秘书长孔祥忠,中国水泥协会副秘书长张建新以及东北地区各水泥企业领导和中国水泥网、中国建材报、中国建材杂志社等多家媒体参会。大会由秘书长孔祥忠主持。
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司副司长吕桂新通报了当前化解产能过剩方面工作进展的情况。他表示为了贯彻国务院41号文,今年工信部有关部门主要开展了以下几个方面工作:专门召开了化解产能严重过剩工作座谈会;成立化解水泥、平板玻璃产能过剩矛盾部级、司局级工作机制;推进落实水泥行业分业施策,重新修订水泥行业准入条件,强化环保、能耗、安全等标准要求,倒逼淘汰落后,优化产业结构;前往重点区域开展实地调研工作;加快研究出台新的产业政策;抓紧出台相关政策,水泥行业标准,探索长效机制,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推进淘汰落后工作稳步推进。他还提出,当前水泥行业存在认识不够到位、行业企业行动迟缓;水泥产能扩张欲望,还很强烈;现有支持化解产能过剩政策不够完善;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没有得到很好发挥等问题。面对这些问题,要采取软硬结合、探索化解产能过剩的长效机制、重视宣传工作以及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调动其积极性,并给予适当支持等措施来进行化解。
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中国水泥协会会长乔龙德在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他表示,此次会议得到了国家工信部的重视与支持,东北各省工业主管部门的积极支持与参与,包括东北地区广大水泥企业和建材(水泥)协会的踊跃参加,这次会议的目的就是要进一步统一全行业的认识,把贯彻41号文件和23号文件,遏制水泥新增产能和努力化解产能,促进全行业节能减排,低碳发展作为现阶段全国水泥行业的共同目标、共同任务、共同责任与共同行动。
乔龙德会长强调,在当前形势下,首先要统一全行业的认识,把贯彻国发两个文件作为行业发展进步的指南,作为解决与化解当前水泥行业存在的现实矛盾,化险为夷的有利武器,作为治理行业盲目重复建设的法宝,作为行业继续发展的指南;其次,继续坚持并推进“两个遏制”,做到三个“不能等待”。乔龙德会长最后强调,希望通过此次会议能够把东北三省水泥企业统一思想,共同行动,来促进东北地区水泥行业可持续发展。(乔龙德会长讲话后期将整理报道,敬请关注)
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经信委领导分别介绍了近年来在遏制新增产能、化解产能过剩矛盾的措施和工作部署。王世明处长表示,自1999年国务院下发38号及41号文件以来,尽管全国各地落实情况不一,辽宁省也存在监管不严,未批先建的问题,但总体上辽宁省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文件精神,按照“消化一批、转移一批、整合一批、淘汰一批”的总体要求,主要采取了如下措施:一是坚决遏制产能扩张,严禁建材新增产能项目,暂停核准(备案)各类水泥项目;二是分类妥善处理多年形成和近几年建成(技造)的各类违规项目;三是未开工违规项目,一律不得开工建设或停止建设,在建项目进行全面清理,并按照谁违规谁负责的原则,做好债务,人员安置等善后工作;四是加速落后产能退出。目前,辽宁省发改委、经信委编制的《辽宁省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实施方案》已上报省政府,待省政府同意后报国家发改委。通过采取上述措施,在3年内,全省压缩水泥产能2000万吨,企业数量减少40%,行业前10家产能集中度达到80%,水泥产能控制在1.2亿吨以内。
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水泥协会会长介绍贯彻国务院文件精神,推动水泥行业健康发展情况。王友春会长介绍到,到2013年年末,辽宁全省共有水泥新型干法生产线48条,熟料产能5800万吨,按照辽宁省人口分析,年人均熟料已达到1.35吨,2013年全省水泥达到了6005万吨,熟料3700万吨,熟料过剩达到35%,截止2013年末,辽宁省36家有窑的企业水泥粉磨能力接近7000万吨,粉磨站的粉磨能力达到了1.7亿吨,超过实际能力的一倍。辽宁水泥市场存在大型水泥集团在省投资较大、水泥企业区域集中度低、水泥价格竞争激烈、水泥企业成份组成比较复杂四个特征。面对严峻的市场环境,辽宁水泥协会通过采取限产调整供需关系、积极监管新增产能、加强与周边省市的沟通与协调等措施来化解过剩提高效益。
赵君会长表示,此次论坛召开非常及时,黑龙江水泥工业协会将把遏制新增产能作为协会今后工作的重中之重,还要规范水泥行业市场秩序,做好行业引领、服务工作。他还提出三点建议:建议政府主管部门对国务院发布的化解产能过剩政策的落实情况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对违规上项目的省市地区进行一次通报,通过遏制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现状来提高执行力度;建议中国建材联合会和中国水泥协会对省一级别的协会定期进行培训和指导,让地方协会在服务行业方面全面升级;建议大企业集团摆正行业和企业间利益的关系。大企业应秉承对国家、企业、员工和社会负责的精神,与国家相关部门、建材联合会和行业协会共同研讨,找出化解当前困境的办法和措施。在党和国家的领导下,在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和中国水泥协会的引领以及业内同仁的指导下规范市场,共创黑、吉、辽三省持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