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中旬,玻璃期价几番冲击1500关键位,在没有足够的利好拉动下,期价冲高显得动力不足。由于临近旺季,下游贸易商后期面临一定的备货需求,我们认为短期市场回调空间有限,不过随着玻璃生产线复产增加,玻璃远期供应将有明显扩大,01合约也将面临考验。
旺季临近玻璃现货存在支撑
前期随着华东华北生产企业会议召开,多地呈现20元左右的涨幅,不过适逢国内多区域高温多雨,不利于玻璃厂家的出库,不少企业在短暂的一周提涨后价格已经再次回落。而玻璃期价受到黑色系拉涨的带动,再次冲击1500关键位。玻璃主力期价与沙河现货价差持续收窄。
进入7月以来,纯碱库存的大幅攀升导致市场信心回落,纯碱价格较上月同期下降250元,以当前华北重碱1950元/吨的价格来计,燃煤玻璃的毛利润率仍有27%。据统计,目前国内生产企业玻璃库存累计为3201万重量箱,较去年同期下滑5.2%,沙河重点玻璃企业库存也只有383万重量箱,为近年偏低水平。在良好的库存背景下,玻璃现货下跌空间有限,短期由于天气条件不利影响较为短暂,从历年玻璃走势上来看,一般从8月开始行情便开始启动,后期贸易商存在备货需求,从而对近月期价形成有力支撑。
复产产能增加远期供应
2018年以来,玻璃生产企业利润依然丰厚,冷修生产线复产意愿增强,年内共计13条生产线加入复产行列,辽宁有一条新建生产线投产,日熔化量为500吨,除去冷修的6条生产线,国内净增加产能5610吨/天。而金九银十是传统销售旺季,生产厂家一般会赶在此前进行点火,当前企业盈利普遍较好更是会加快生产线的复产节奏。据悉,本溪福耀二线600吨、湖北明弘400吨、武汉长利洪湖二线1200吨以及郴州旗滨1000吨玻璃都将在8月份存在点火预期,若如期实现复产,这些产能将在今年9月之后贡献3200吨/天的增量,对旺季市场形成较大的考验。
统计显示,70个大中城市新建房屋住宅指数中,2018年1~6月份一线城市房价当月同比均呈现持稳或微幅下滑态势;但二、三线城市仍有小幅增长。不论是政策面还是资金面的收紧,都是对房地产投资过热的打压,地产市场的降温是缓慢持续的。据近两月数据来看,虽然房地产新开工面积、销售面积等各项数据有所反弹,但随着棚改政策收紧,去库存力度很大的三、四线城市将明显降温。在去年后半年基数偏高的背景下,未来房地产数据继续保持大幅增长的概率不大,今年旺季需求不宜过分乐观。
综上而言,尽管近日受到高温多雨等诸多不利条件影响,现货此前涨价未能有效实行,但在厂家库存偏低、企业利润较好的背景下,玻璃短期仍有较强的支撑,主力合约有望继续偏强振荡,而复产产能的不断增加对远期市场将是一大挑战,预期后期09-01价差将继续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