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晚6时,兴咸110KV变电站新建工程全站带电投运,标志着安康大禹公司为期78天的工程项目胜利完工,为国家级新区建设发展增添可靠电力保障。
兴咸110千伏变电站新建工程作为西咸新区沣西信息产业园的“心脏”,受到省政府和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它的建成满足了交大创新港、西工大翱翔小镇等重要电力用户的供电需求,有效缓解了西咸新区沣西新城用电紧张、部分区域电能质量差的问题。本次工程是安康大禹公司承接的第一单电气安装工程,质量如何?口碑怎样?将直接影响公司未来市场定位,对安康大禹公司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此,安康水电厂领导非常重视,厂长左园忠强调:这是我厂承揽的第一项电网输配电工程,要确保安全、优质、高效完成,打响“安电”品牌。并专门成立了“兴咸110KV变电站工程项目部”,对工程实施全过程管理。项目组抽调12名精兵强将,主要承担施工经营、技术、质量、安全、物资供应、后勤保障、资料收集整理等工作。
管理篇:走出去 迎接市场检验
“第一次带队伍出来,压力很大,不过到今天,克服了重重困难,已经完成了整体安装和各项试验,感谢厂领导的关心与支持,尤其感谢项目部每一位同志的辛勤付出与团结协作!……”在工程结束时,项目部经理张晓勇说起来依然很感慨:“大家连续工作90天,没有节假日,加班加点已经成了常态,生病了依然坚守岗位,就是为了能保质保量安全完成此项工程。从棉衣,到短袖……”理性的他忽然很文学,紧锁的眉头也渐渐舒展,尽管还有许多后续的资料需要归纳整理、补充完善,得到了业主和监理的认可和肯定,此时此刻,多日来悬着的心总该踏实了一些。
对于项目部经理张晓勇来说,连续工作何止90天?从2018年 8月,大禹公司承接兴咸110KV输变电工程后,他就忙着项目部筹建工作,制定规章制度、人员职责、工作方案,带领项目部人员到兄弟单位现场学习、请教,做好前期准备工作。项目组的12名专业技术人员都是技术骨干,从锻炼队伍、培养新人的角度出发,年龄组合也呈现老、中、青梯级结构,从60年代到90年代不等。老师傅工作经验丰富,沟通协调能力强,年轻人精力旺盛,有创新意识,彼此取长补短,互相学习,互相提升。
正月初九,春节的喜庆气氛还未散去,项目部的同志就离开温暖的家来到西咸新区建设工地,开始了安装前的准备工作:验收设备、整理保管。而此时这里依然是一片荒地,没有标准的道路,晴天尘土飞扬,雨天一路泥泞,常常让运送设备的车辆陷入泥泞,为设备的正常到位增加了难度。工程周边都处于建设阶段,周围配套设施不健全,员工工作、生活极为不便,尤其对项目部两位女同志来说,更是如此,大家也深深体会到建设者的艰难和不易。
此项工程的不便之处在于土建与电气安装交叉作业,土建工程正在施工,电气安装就开始进驻,双方在工地上难免互相影响,互相牵制,使工程现场的人身安全、施工安全、环境卫生以及文明程度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工作难度大大增加。在随后的工作中,双方不断协商,平行施工,根据工作面大小机动调整,合理进行劳动力分配,进行有效资源管理。主体工程能够在两个月时间完成,资源管理在整个工程中占有重要位置。
“敬业、团结、尽职尽责”是合作方对我厂兴咸110输变电工程项目部人员的一致评价。而项目部的同志却觉得这只是员工的基本要求,与甲方、监理、厂家、设计等多方关系的有效沟通,才是管理型人才综合素质的体现,才是走向市场的难题所在,如果一个环节不到位都会影响整体工作。联系、沟通、协调,这对团队以及个人的合作能力都是一个极大的考验。从生产型走向管理型,既是市场竞争的需要,也是企业健康发展的要求,大禹公司的干部职工在对外工程的锻造中不断弥补短板,茁壮成长。
技术篇: 干起来 练就过硬本领
“麻雀虽小 五脏俱全”,项目部从人员组成上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点,项目经理、总工、安全员、质检员、资料信息兼造价员、综合管理兼材料员……每个人分工不分家,互相协作,共同商议,围绕着一个共同的目标。
在施工过程中,项目部面临施工时间紧、技术难点多、管理组织难度大等重重考验,尤其是大型变压器的吊装、高低压开关柜数量多接线重复等难点,不等不靠,积极思考解决问题。当发现设计图纸多处与实际不符,主动联系业主、厂家,商讨改进事宜,诸如此类的事情还有很多:
“那天,办工作票的时候,外面下着大雨,他们硬是说工作票不合格,不让进!”50多岁的华荣生师傅今天说起来依然满脸委屈,由于西咸供电局工作票的规范和要求与大禹公司不同,双方反复协商、改进、交涉,致使这项本来简单的工作拖延了三天时间。然而这只是 整个工程当中一个小小的波折,艰难的何止这一项?
在钓兴I线间隔扩建工作中,为了尽量减少停电对各行各业的影响,正常的8天工期被压缩到5天,怎么办?项目部把具体工作细化到每一个小时,每天的工作不能延后,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就会影响整个工期,当天的工作不完成,不能下班,4月16日那天,大家夜战到凌晨一点,仅仅休息了几个小时,第二天,又要迎接大秦公司以及国网飞检人员的检查,项目部的同志承受着身心的巨大压力。
4月19日19:30分,I母恢复运行,项目部的每一个人都松了一口气,副厂长刘辉代表厂部到西咸工地指导慰问,众人欢欣鼓舞。从当初的信心不足到如今的信心满满,项目部的同志经受住了严峻的考验,并对后期工作表现出十足的自信。
“本次工程自动化程度高,对我厂未来建设智能化电厂具有指导意义。以前我们总说智能化,但并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担任本次技术指导的郭永强坦承自己收获不少,学习新技术,学习管理,学习与人交流的艺术。
“尽管开始已经做好了充足的心理准备,但在这过程中,心里依旧起起伏伏……晚上休息不好,施工资料一环套一环,国网的12项配套政策要求高啊!”作为项目部的信息资料兼造价员,杨晏对自己的工作深有感触:“除了准备安全、技术、质量、项目、造价信息等六大部分,还需要人员资质、工作履历等资料,施工日志、安全信息每天同步上传……”看着身旁一盒盒高高垒起的资料,她工作的繁忙可见一斑。工程完工后,她依然有许多工作要做:结算、归纳,资料扫描上传……
经过80余天朝夕相处,项目部的同志在工作中结下了很深的友谊,再过些天,他们将奔赴各自不同的岗位,让我们记住他们的名字吧:周云安、郭歌、王小龙、李冰、李晓辉、石杰、李富豪、李芳芳……
发展篇: 强起来 打造铁军形象
“兴咸110KV输变电工程是对员工能力、素质、精神面貌一次全方位的检验,在实践中发现培养综合型人才迫在眉睫,我们的员工在观念、思路、工作方法还存在全方位差距,地方差异以及局限性……”大禹公司党总支书记杨昕很有远见,首先反省自身问题,说起公司未来发展方向,他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面向市场,面向未来,我们的干部要实现从生产型到管理型的转变,必须具备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极强的专业知识、良好的文字表达能力以及互联网新技术,这个时代需要的是高素质的综合性人才。”
在本次工程中,无论是设备安装、防置电缆,还是盘柜配线、二次调试,每位员工都能各司其职,积极主动完成工作。没有节假日,没有休息天,驻外工程的艰辛不易以及对亲人的牵挂思念也深深折磨着项目部的同志们,是啊!无论处在哪个年龄,都有哪个年龄的难处,有的孩子太小需要照顾,有的家里老人生病,有的孩子面临高考,有的自己腰部扭伤,但大家都想方设法克服困难,抱着一个坚定的信念:绝对不能给集体丢脸!每个人都全力以赴做好工作。当把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完成了,众人欢欣鼓舞,此时此刻,曾经的辛苦劳累也化为乌有,觉得再苦再累,也值!
“安康大禹公司技术力量相对雄厚,每位职工都相当敬业,虽然与你们厂第一次打交道,但对总体工程非常满意!”担任兴咸110KV输变电工程的成汇监理人员给予此项工程的管理人员很高的评价。
“你们每位员工都很棒!工作积极,状态良好,加班加点也没有怨言……”甲方代表兴咸110KV输变电工程项目部经理张伟也赞不绝口。甲方和监理的赞誉,应该是最具价值、最有说服力的肯定,安康大禹公司党总支书记杨昕颇感欣慰。
兴咸110KV输变电工程对于安康大禹公司来说,是检验,是挑战,更是锻造和历练!对此,项目部的每一位同志都有不同程度的感触,此项工程自动化程度很高,每位专业技术人员都曾遇到前所未有的难题,边摸索、边学习、边改进,打破专业壁垒,共同研究探讨,甚至跟监理、业主一同商讨改进。当克服重重困难,终于圆满完成兴咸110KV输变电安装工程后,每个人都感觉跃上一个新的台阶,大有豁然开朗之感。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也是最好的教科书。兴咸110KV输变电工程,是安康大禹公司迈向市场踏实而坚定的第一步。此项工程的保质保量完工,实现了大禹公司电气安装工程的开门红,大大提振了全厂干部职工走向市场的信心和勇气。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提升,安康大禹公司员工有信心、有决心以优秀的工作业绩、先进的专业技术、良好的协作能力回馈市场,在市场大潮中劈波斩浪,直挂云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