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土质浇注料详细介绍
粘土质浇注料是一种以粘土熟料为主要原料,搭配适量结合剂(如水玻璃、磷酸盐等)和外加剂,经搅拌、浇注成型、养护硬化的不定形耐火材料,核心优势是成本低、施工灵活、适应性强,广泛用于中低温工业窑炉内衬。
一、核心组成与生产工艺
1. 主要成分
- 骨料与粉料:以粘土熟料(Al₂O₃含量25%-45%)为核心,搭配少量石英砂、长石等,决定材料基础耐高温性与抗侵蚀能力。
- 结合剂:常用水玻璃(钠水玻璃、钾水玻璃)或磷酸盐,使浇注料在常温下固化成型,高温下形成稳定结构,提升强度。
- 外加剂:添加减水剂(改善流动性)、缓凝剂/促凝剂(调节固化时间)、防爆剂(避免烘烤时开裂),优化施工与使用性能。
2. 生产与施工流程
原料配比(骨料+粉料+结合剂+外加剂)→加水搅拌(达到可浇注流动性)→现场浇注/预制件成型→自然养护(24-48h,水玻璃结合需通CO₂加速固化)→低温烘烤(100-300℃,排除水分)→投入使用。
二、关键性能特点
- 中温耐受性:长期使用温度800-1200℃,短期可承受1300℃左右高温,在中低温窑炉场景中性能稳定,无明显软化。
- 良好施工性:搅拌后流动性强,可直接浇注到复杂形状的窑炉内衬(如烟道、炉底、炉墙),无需预制砖块,适配不规则结构。
- 成本优势:原料(粘土熟料)来源广泛、价格低廉,整体成本低于高铝浇注料、刚玉浇注料,适合对成本敏感的工业场景。
- 基础抗侵蚀性:对中低温下的弱酸性、弱碱性介质有一定耐蚀性,抗冲刷能力优于普通粘土砖,能减少窑炉内衬磨损。
- 常温强度高:固化后常温耐压强度≥20MPa,烘烤后强度进一步提升,可承受窑炉日常运行中的机械冲击。
三、适用场景
- 工业窑炉领域:常用于建材行业的砖瓦窑、陶瓷窑低温段内衬,冶金行业的热风炉低温段、均热炉炉底,化工行业的中小型加热炉、烟道内衬。
- 其他中低温场景:锅炉烟道、余热回收设备内衬,以及对耐火性能要求不高的保温层外层(作为承重或防护层)。
四、使用注意事项
1. 控制加水量:搅拌时加水量需严格按配比(通常为10%-15%),加水过多会降低强度,过少则流动性差,无法密实成型。
2. 规范烘烤流程:烘烤需循序渐进,从常温升至100℃(排除游离水)、100-300℃(排除结晶水),升温速度≤50℃/h,避免因水分急剧蒸发导致开裂。
3. 避免超温使用:严禁在超过1200℃的高温环境中长期使用,超温会导致材料烧结收缩、强度下降,缩短使用寿命。
4. 防潮储存:水玻璃结合的粘土质浇注料易吸潮,未使用的成品需密封储存,受潮后会结块失效,无法正常搅拌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