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黄河上游流域降水量创1961年以来历史极值,受此影响,黄河上游出现1990多年以来最强汛情,气象部门预计,后期降水偏多、流量偏丰,防汛形势依然严峻。刘家峡水电厂面对20多年未遇的防汛压力,“电力铁军”敢于亮剑,确保夺取防汛胜利。
——题记
7月29日晚至30日凌晨黄河上游刘家峡至兰州区间发生强降雨天气,暴雨导致黄河水位急速上涨,于30日10时18分在黄河上游兰州站形成黄河干流2012年第3号洪峰,洪峰流量达3860立方米/秒,为1986年以来最大值。
刘家峡水电厂在接到黄河防汛抗旱总指挥部紧急通知后,和调度部门积极联系,采取紧急压减方式控制水库下泄流量,30日10时10分开始,采取2台机组倒空方式运行,2台机组停机,1台机组并网运行方式,机组负荷由120万千瓦/小时,缩减至16万千瓦/小时,期间将溢洪道5号门、泄水道2号门、排沙洞门全部关闭,出库流量由2365立方米/秒锐减至300立方米/秒,至23时负荷恢复到126万千瓦/小时,溢洪道5号门按60%开度提门,出库流量按1800立方米/秒控泄,为黄河中下游防汛错峰争取了宝贵时间,确保了流域安全度汛。
进入7月以来,黄河上游降水量持续偏多,干支流来水量猛增,黄河水位暴涨,龙羊峡入库流量不断增加。7月24日,龙羊峡水库水位超过海拔2588米的汛限水位,日均入库流量达3000立方米/秒,库水位持续上升。7月23日12时起,黄河防总要求龙羊峡水库开始泄洪,下泄流量按1200立方米/秒控泄,23日18时,刘家峡水库按兰州水文站流量不超过2000立方米/秒控泄。
7月30日10时,刘家峡水库水位超过海拔1727米汛限水位,且日均入库流量保持在2000立方米/秒以上,库水位持续上升。为确保黄河流域安全度汛,按照黄河防总要求,刘家峡水电厂除5台机组继续维持大发电状态外,溢洪道、泄水道工作门交替开启,保证日均下泄流量保持在1600立方米/秒以上。
面对20多年未遇的防汛压力,刘家峡水电厂召开多次防汛工作会议,启动防汛应急预案,及时制定举措,预防险情发生,确保安全生产。严格控制刘家峡水库水位,在留足防洪库容的同时,通过龙羊峡、刘家峡水库联合调度,控制进入宁、蒙河道洪水流量平稳变化,在确保防洪安全的前提下,努力实现洪水资源利用。
从7月27日起,该厂设备进入特巡特护阶段。全厂干部职工坚决响应省公司的要求,以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放弃周末休息时间,班组长及骨干人员全天候处于待命状态,保证接到命令后30分钟内赶到生产现场。各单位加强设备巡回,提高巡回质量,掌控设备运行状态,各设备管辖班组,每天对自己所管辖的设备进行一次定期巡检,发现缺陷及时上报。加强水情、沙情的预测及报送工作,及时向相关部门提供准确数据,做好水情、沙情的预报和雨量、坝前淤积监测工作及各类数据的搜集工作。加强保坝电源、泄水建筑物泄水期间巡检频次,溢洪道闸门局部开度放水期间,运行人员每班巡回两次,检修人员每两小时巡回一次,其它泄水建筑物放水期间,运行人员每班巡回一次,检修人员每八小时巡回一次。
截止7月31日16时,刘家峡水库坝前最高运行水位为海拔1728.02米,较去年同期高出6.3米。持续的高水位为水电大发带来了机遇,但对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更是一次严峻考验,到目前为止,刘家峡水电厂5台机组全方式、大负荷运行已持续近5个月时间,防汛及大发电工作都面临着更为严峻的挑战。
为保证汛期安全发电,充分利用水资源减少弃水,刘家峡水电厂要求运行人员要严格执行各项调度命令,确保机组负荷在调度给定的负荷曲线内运行,合理分配负荷,确保电压、频率合格。加强机组巡回监测,根据机组过机沙量随时进行冷却系统倒向,以防冷却系统管路堵塞。认真做好各种运行方式下的事故预想,制定周密的全厂停电、水淹厂房等事故预想,定期进行反事故演习,熟练掌握各项应急预案,以应对各种异常现象的发生,加强重点设备的巡回、检查、测温,每班增加机动巡回一次。
针对近期洮河流量大、来沙量大的特点,加强沙情分析,及时排沙。检修人员在做好设备巡检维护工作的同时,利用现有测温设备每天对电气载流接头进行测温一次,重点对隔离刀闸的动静触头、引流线接头、主变高低压侧接头、发电机中性点、励磁装置、FMK触头等进行远红外线测温,并作好GIS设备气压及充油设备油压、油色、油面的记录。对5号主变每10天进行一次油色谱取样化验,每天一次进行在线监测装置数据对比分析。加大对过水部件的巡检力度,重点加强对机组水车室相关设备、技术供水系统、排水系统的关注力度,及时检查漏水点,并且配备足够的临时抽水设备,保证完好可用。
防汛安全涉及千家万户,事关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面对20多年来首次出现的严峻防汛形势和长期大发电的压力,刘电人将继续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铁军”精神,坚决打赢抗洪防汛这一硬仗,确保黄河中下游流域人民生命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