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华东地区召开3月玻璃研讨会,各厂家纷纷响应会议精神,做出提价调整。江苏华尔润、金晶、福莱特、德州晶华等厂家均上调平板玻璃价格10-20元/吨不等。
随后华北地区沙玻集团也召开会议,决定提价20元/吨。安全、德金、正大等厂家纷纷响应会议精神,通知价格上调。其中,德金所有厚度涨8元/吨,正大3.5mm、3.8mm、4.8mm涨8元/吨,其他厚度品种涨幅为16元/吨。
从2月、3月各地区现货企业的研讨会结果可以看出,厂家都在力挺现货价格。在城镇化长期利好玻璃市场的前提下,作为生产销售方,力挺价格显然十分合情合理。要不是“新国五条”的出台打压了房地产市场,玻璃期价也不至于如此“跌跌不休”。
当前随着“新国五条”的利空逐渐消化,近期主力1309合约底部开始企稳,上周连续报收阳线。市场对期价触底反弹的看涨热情再次升温。笔者认同底部基本企稳的看法,不过当前国内宏观面,以及玻璃自身基本面仍有一些利空因素存在,短期的反弹基础并不牢固。
房地产调控冲击市场心理
3月初楼市“新国五条”及其细则出台,使得与房地产市场联系紧密的玻璃期价,在各支撑位还未站稳,即被迫下探寻求新的支撑。
“新国五条”的出台对玻璃期价构成了重大压力,目前这种利空已经逐渐消化,但是现在还不是盲目乐观的时候,因为根据住建部副部长齐骥表示,“新国五条”各地方细则的出台时间大致为3月底。所以在宏观面仍有不确定性的前提下,玻璃期价反弹的持续性,以及上升空间都要谨慎对待。从盘面上也可以看到,主力1309合约反弹到1480元/吨附近就一直维持窄幅震荡,上冲动能明显不足。
玻璃现货库存仍居高不下
从玻璃自身基本面来看,尽管天气开始逐渐转暖,华北地区下游也将陆续开工,对玻璃的需求将会提升,但玻璃库存居高不下将会制约期价上涨空间。
截至3月22日,玻璃生产企业库存数量2869万重箱,去年同期为2998万重箱。尽管与去年相比,库存小幅下降,但相对以往几年的库存量而言,当前仍处于高位。
而且华东、华南地区已经快进入雨季,怕玻璃发霉变质,生产企业和经销商会有迫切去库存的想法;体现到措施上,一般就是稳价,或者降价,以提高销量。所以体现在期价上,短期就难有大幅上涨空间,特别对于近月1305合约而言。
另外从产量方面来看,3月已经先后有中航三鑫(002163)三线、秦皇岛弘耀二线、沙河安全八线投产。预计沙河鑫磊玻璃一线和秦皇岛弘耀一线也将于本月底投产。库存尚未消化,而产量又不断增加,这对价格压制可谓是雪上加霜。
总结:市场观望气氛浓厚短期难言上涨
尽管主力1309合约底部已有基本企稳的迹象,但各地方“新国五条”的细则尚未出台,市场仍存观望心理。另外玻璃现货库存的高企,以及近期有较多产量投产,使得当前玻璃产业链的各方都以去库存为主,期价还难有大幅上涨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