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8日,大庆石化公司腈纶厂经过5个小时的奋战,将120吨腈纶包产品装运完毕,产品搭乘火车南下江浙。
面对腈纶市场形势严峻,产量缩减,各项能耗相应增加等不利因素的影响。大庆石化腈纶厂转变思想,积极探索提质降耗新途径。
一直以来,腈纶产品都使用汽车运往华东地区。路程遥远,不安全因素多,运输成本较高。今年4月,大庆石化组织腈纶厂与销售储运中心等多家单位部门进行研究测算,决定将60%的腈纶产品销售改为火车运输,每吨产品可节约运输成本200元。
由于火车装运难度较高,需要一名叉车司机在车厢外部把丝包夹运到车厢门口,另一名叉车司机在车厢里摆放丝包。在狭窄车厢内,叉车不能随意转向,所有动作必须一步到位,操作必须十分精准。进入5月份,装车量增大,为了保障客户利益,司机们加班加点,确保产品及时外运。截至6月18日,累计外运77节车厢2522吨产品。
为进一步降低成本,腈纶厂瞄准工艺繁琐的纺丝生产。该套生产中有一道调质上油工序,把油剂配制成一定浓度后,将丝束放在油剂槽中上油,使纤维更柔软平滑,富有弹性,增强抗静电性能。但是,这项工艺复杂,需要消耗循环水、脱盐水和大量的蒸汽。腈纶厂成立攻关小组,通过调整各种工艺参数,省去在油剂罐中蒸发提纯工序,直接在配制罐中配制成20%浓度的新油剂,输送到调制槽中上油,既减少了工序,又降低了能耗。
此外,大庆石化大力提倡修旧利废。由于生产原因,腈纶厂大部分仪表处在强酸强碱的介质中,易腐蚀结疤,造成仪表失灵。在深化“修旧利废,提质降耗”工作中,员工精挑细选废旧仪表,不放过每一个“可用之材”,把能用的零部件修好后,重新拼装成新的仪表,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